青山隔苑桥,改邑去非遥。
官食新添俸,民传旧布条。
稻花迎午放,荷叶待秋凋。
寂寞长洲路,空闻五瑀谣。
送长洲周丞升吴县令。明代。高启。青山隔苑桥,改邑去非遥。官食新添俸,民传旧布条。稻花迎午放,荷叶待秋凋。寂寞长洲路,空闻五瑀谣。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高启。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橘井饮泉。清代。郑珍。古甃临高橘,清于晓露酣。祝之歌泂酌,流出当分甘。可减长公调,宁怀吴陷惭。贞枝耐霜雪,长此荫澄涵。
走笔送吴僧庆间游明越。元代。方回。挑包前日过垂虹,明旦剩潮向浙东。两袖虎丘山上月,一竿渔浦渡头风。乾坤佛法元来盛,湖海诗僧到处雄。而立妙龄广长舌,肯参八十紫阳翁。
漫兴 其二。明代。朱诚泳。漫把新诗信口裁,雅怀终日赖渠开。等闲拍手高歌处,招得空庭白鹤来。
送李文学归蓬莱。明代。戚继光。早年结社蓬莱下,塞上重逢已二毛。天与龙蛇开笔阵,地分貔虎愧戎韬。郊原酒尽雨声细,岛屿人归海气高。丛桂芳时应入越,扁舟随处任君豪。
病中口占。明代。居节。年年抱病足中秋,明月无缘酒有仇。几两阮宣新蜡屐,一篷鲁望旧操舟。飞鸿阁外山如画,斫鲙亭前水自流。料得此时相忆者,冷猿独鹤与驯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