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在时百花开,画船载乐洲边来。
吴王去后百花落,歌吹无闻洲寂寞。
花开花落年年春,前后看花应几人。
但见枝枝映流水,不知片片堕行尘。
年来风雨荒台畔,日暮黄鹂肠欲断。
岂唯世少看花人,纵来此地无花看。
姑苏杂咏 百花洲(在姑苏台下)。明代。高启。吴王在时百花开,画船载乐洲边来。吴王去后百花落,歌吹无闻洲寂寞。花开花落年年春,前后看花应几人。但见枝枝映流水,不知片片堕行尘。年来风雨荒台畔,日暮黄鹂肠欲断。岂唯世少看花人,纵来此地无花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高启。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大江东去 其二。明代。夏言。大药难求,看人间、那有长生之物。沧海桑田经几变,说甚乌江赤壁。麟阁图形,燕然勒迹,博得头如雪。古今代谢,几多贤圣豪杰。小子今日生辰,醉后狂歌,聊为诸公发。富贵功名都是梦,只有芳名不灭。男子头颅,丈夫意气,要有冲冠发。寸心耿耿,冰壶凉沁秋月。
天香 芦帘。清代。戴延介。密织枯枝,匀编露叶,摇飏一桁斜挂。冷月轻筛,霜风细簸,镇护茅檐寒罅。低掀侧帽,记贳酒、者回村舍。消受天寒岁晚,无分绮窗珠榭。押边夕阳才下,惯掩映、一灯红灺。最是寒添六尺,雪花轻洒。荡户梢梢瑟瑟。又那管、江湖梦魂惹。卷起萧疏,柴门低亚。
凤滩。清代。顾奎光。楚江多危滩,急涧束岩崿。水流本不竞,有激怒而作。风声增飕飗,雪点飞喷薄。篙工用力齐,勇进竟前却。当时五溪地,神禹遗疏瀹。胡然劳后人,小智事锤凿。吴侬便舟楫,习险无惊愕。须臾即安澜,徙倚拾蘅若。
怀翁宏。唐代。王元。独夜思君切,无人知此情。沧州归未得,华发别来生。孤馆木初落,高空月正明。远书多隔岁,独念没前程。
杂兴 其五。清代。严永华。猗猗萱草花,郁郁荆树林。宛宛女贞枝,恻恻卷葹心。自谓永不衰,托根在同岑。人事忽乖迕,霜霰遂见侵。中夜揽衣起,鸿雁流哀音。披帷见明月,感彼商与参。《河广》及《载驰》,命意一河深。女子信善怀,恻怆匪自今。瑶京不可即,天风吹佩环。峨峨古神女,玉座何便娟。祸福生呼吸,恩威伺容颜。众灵杂遝至,恍惚云雾间。嗟彼愚下人,欲见无由缘。愿借白日光,排空接灵軿。济南儒家子,实授《尚书》传。木眚与金祥,五行善推衍。水旱各有徵,天意不虚谴。自从新法行,罕复论灾变。阴阳互消息,精义于兹见。请陈《繁露》戒,聊代百工谏。
次韵张侍御叔亨至白沙 其一。明代。陈献章。生死遭逢未可知,两生名氏至今疑。自陈多病甘为退,肯与閒愁博得衰。冷雨侵人呼酒数,瘦藤扶老看花迟。绣衣未笑茅根秃,来请延陵十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