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落故人尽,迢遥乡路分。偶逢东郭子,云有大冯君。
草色南徐雨,钟声北固云。还应未相见,翻胜复离群。
京口逢郭山人因柬冯汝思。明代。王世贞。牢落故人尽,迢遥乡路分。偶逢东郭子,云有大冯君。草色南徐雨,钟声北固云。还应未相见,翻胜复离群。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王世贞。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韩桂舲秋曹出其先世洽隐园三友图属题。清代。纪昀。黄神符已合,玄女图先献。尚留榆罔潺,方遘蚩尤乱。秦陇突鸱鸣,中冀惊龙战。骇浪荡沃焦,妖星临震旦。数穷幽兰轩,系赘灵光殿。蟠井笑黄龙,渡江闻白雁。是炳势已危,阎马权仍擅。运方值百六,险岂当十万。蚁穴侯王空,牛角山河换。嗟哉玉马朝,凄矣铜驼叹。谁知松桧林,别有渔樵伴。荐早谢元长,寿耻祝师宪。颍水不事尧,桃源刚识汉。诗筒自往还,酒国时游宴。四皓才少一,六逸适得半。自咏田家诗,寄怀《高士传》。迹偶托仙佛,心原游汗漫。人往风已微,画图如觌面。天外冥冥鸿,落影瞥一见。何人挥五弦,目送烟霄畔。
讲幄蒸成一室春,彭宣弱冠识经神。散材自问空山老,成器欣逢大匠新。
两袖清风盟晚节,一轮明月證前身。香山会集瑶章富,愧我巴吟意莫伸。
寿王一如先生七十,即次其自寿诗韵二首 其二。清代。袁缉熙。讲幄蒸成一室春,彭宣弱冠识经神。散材自问空山老,成器欣逢大匠新。两袖清风盟晚节,一轮明月證前身。香山会集瑶章富,愧我巴吟意莫伸。
以磊落才,而注虫鱼,犹然讥之。况须如猬磔,缩居幕下,兴同骥渴,屈作经师。
车厩三间,兔园半册,求我童蒙稏角儿。真奇事,似贩茶商妇,出塞文姬。
沁园春 溉堂先生客南昌幕府屈首经师已踰两载甫归广陵词以讯之。清代。陈维崧。以磊落才,而注虫鱼,犹然讥之。况须如猬磔,缩居幕下,兴同骥渴,屈作经师。车厩三间,兔园半册,求我童蒙稏角儿。真奇事,似贩茶商妇,出塞文姬。墨应盾鼻能为。乃夏楚终朝手自持。更灌婴城下,三年烽火,彭郎山后,一片旌旗。月黑灯青,樽空梦破,想见书堂兀坐时。归来鬓,惹小蛮忙问,雪到如斯。
黄山诗 其三。清代。魏源。老松生空山,一物无可恃。得天惟云液,得地惟石髓。母石而父云,化亿万龙子。有似石纽圣,剖腹能生启。禀兹坚劲性,怪怪奇奇起。势不欲上天,横行云海里。性石不性木,肯共云生死。但知极松变,那顾失松体。一峰踞一龙,万峰万龙倚。空山风雨来,精灵互神鬼。苍叟夜叩扃,闭门君勿理。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登徒子好色赋。先秦。宋玉。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祛\'。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曰:\'寐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