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可栖,藜藿可饭。锦绮虽丽,韦布自暖。车马虽贵,岂若仰偃。
下览林皋,上陟峦巘。静倚垂虹憩,目送行云返。
知足吟。明代。李梦阳。衡门可栖,藜藿可饭。锦绮虽丽,韦布自暖。车马虽贵,岂若仰偃。下览林皋,上陟峦巘。静倚垂虹憩,目送行云返。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李梦阳。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送人之金陵答赠张质夫。元代。黄清老。林塘残月晓,松露滴清声。此日佳人别,空山碧草生。江湖双白鸟,风雨一啼莺。解缆春花发,悠悠万里情。
游灵山护国禅院作 其九。清代。丘逢甲。閒向山僧理旧闻,佛楼携客话秋云。谁知八部天龙力,曾护昌黎谏佛文。
送家兄及妻子还乡后感怀三首。明代。杨士奇。少小情亲弟与兄,老来兄弟更关情。五年一见头如雪,无那秋风促去程。
正月二日。宋代。葛天民。小巷春阴独掩扉,峭寒著尽过冬衣。老来情绪无多子,禁得梅花似雪飞。
自题画诗 其五。清代。戴本孝。坐爱柴扉外,林阴满钓竿。葭昏烟棹湿,溪落水舂残。不是沧波客,前津问好难。
与时叙、现老纳凉池上,时叙诵新词甚工。宋代。范成大。会心不在远,顷步便得之。长风吹月来,清影落半池。屋头见木叶,玲珑剪琉璃。红尘绊两足,大笑儿辈痴。老禅挽我游,高论方轩眉。潘郎忽鼎来,谈诗解人颐。晚诵云髻篇,濯濯余春姿。想见篇中人,清润如君诗。笑我两枯木,独与三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