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朝旧是含香吏,豹隐俄惊二十年。犹记习仪端笏地,朝天宫里听鸣鞭。
除前五更闻习仪鼓角感而有作二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两朝旧是含香吏,豹隐俄惊二十年。犹记习仪端笏地,朝天宫里听鸣鞭。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李梦阳。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用韵答纸衾简云岩。宋代。李曾伯。欹枕犹存舒卷声,覆寒时与寝衣更。价廉功倍人人燠,一幅春风造化成。
河间晓行。元代。何中。归人心久归,车夫苦相促。衣裳急披揽,衾毯自装束。寒深肌骨痛,夜久情怀独。万里多往还,他人媚僮仆。霜枝叫羸雀,雪径过山鹿。望野欣海霞,辨烟识村屋。饥寻麦粉粗,到夕当得粥。南中好男儿,闬廛绝行躅。河间猴子多,毋烦记生熟。
南乡子 不寐。清代。张玉珍。离恨与愁并,簟冷方花梦不成。起坐重温铜鸭火,闲听。两部蛙声闹绿汀。银篝杀残更,静理新词独剪灯。四五蟾蜍光又缺,窗棂。移过花枝弄影横。
得閒老人 其三。明代。庄昶。何处龙江叟,堪专水月盟。众人皆此坐,天下与谁平。不有终南病,能甘谷口耕。题诗搔短鬓,老子不无情。
昌平学宫和刘谏议祠韵。明代。李东阳。谁为君侯续旧祠,眼中人事几推移。登科士有同朝愧,忧国心惟异代知。长路屡曾经此地,高风真足壮吾诗。不须感慨深怀古,风雨催人鬓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