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东平弟与兄,共誇乐国似蓬瀛。近闻传令安黎庶,欢动山南十万兵。
次韵谢蜀王六首 其六。明代。方孝孺。德胜东平弟与兄,共誇乐国似蓬瀛。近闻传令安黎庶,欢动山南十万兵。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方孝孺。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颂十玄谈 其七 祖意。宋代。释印肃。慇勤为说西来意,得意忘言真不二。昨夜三更穿市过,只闻米贱油盐贵。
答徐仲仁别驾时镇毕节。明代。卢龙云。闽海当年别思频,风烟澒洞渺无津。每缘旧事悲隍鹿,谁遣馀波及涸鳞。天末龙光悬紫气,途长骥足动清尘。干城此日功逾懋,萍梗他乡遇转亲。
下鸡鸣山诸滩,望柯山不见三首。宋代。杨万里。却忆归舟是去年,上滩浑似上青天。诸滩知我怀余怨,急送秋风下水船。
庚戍正月三,约同舍游西湖十首。宋代。杨万里。上竺诸峰深复深,一重一掩翠云衿。只言人迹无来路,动地锺声与梵音。
苏长公赏心十六事。宋代。章甫。朋侪握手且言欢,莫怪疏慵礼数宽。面目见真肝胆照,何须妆点著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