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兄海上思相见,幼子山南忆别离。两地关心归未得,夜看云汉立多时。
无题 其三。明代。方孝孺。伯兄海上思相见,幼子山南忆别离。两地关心归未得,夜看云汉立多时。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方孝孺。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机易行有序。明代。卢龙云。东南海上几仙山,巨浸洪涛漭瀁间。金银宫阙三千里,止许游仙日往还。幻出群峰有机易,岩石巑岏瞰蛟室。扶桑堤岸对吞天,灵草汀洲连浴日。混沌凿处德难居,精卫填来事总虚。岂见徐生药可市,浪誇秦帝石能驱。么么何物商人子,眼轻大壑如沼沚。妄言海若在海山,拟藉天吴报天子。扬帆破浪喜长风,虎节龙旂入海中。黄金他日使如土,朱提异地愧无功。举朝相顾尽失色,却恐天心未易格。谁能周隐及穷荒,孰引批鳞为已责。王生素业慕萧曹,自矜曾佩吕虔刀。誓歼狐鼠清城社,忍使鲸鲵截海涛。草茅书就千言牍,条陈利弊剖衷曲。宛如长孺思拾遗,大类贾生能痛哭。曾闻杞客但忧天,争比恤周嫠妇贤。立仗每愁鸣辄斥,朝阳未见声俱传。吁嗟王生解张胆,绘图封事彻皇览。海波依旧今不扬,奸谀魄夺齐民感。
金莲池上偶成。明代。邵宝。藉草仍移坐,临池看水流。松阴知日午,萍色报霜秋。渠曲僧廊转,波澄佛殿浮。上方时供茗,与客共淹留。
西江月 其一。宋代。朱敦儒。澹澹薰风庭院,青青过雨园林。铜驼陌上旧莺声。今日江边重听。落帽酒中有趣,题桥琴里无心。香残沈水缕烟轻。花影阑干人静。
偶摘梅数枝致案上盎中芬然遂开因为作一诗。宋代。张耒。偶别霜城陋,来蒙玉案登。清香侵砚水,寒影伴书灯。见我粲如笑,赠人慵未能。将何伴高洁,清晓诵黄庭。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宋代。杨万里。暑後花枝轮了春,杂英小巧亦炊人。索声解点粉描笔,金凤爱垂鸡下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