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子谨王度,大藩臻治平。文风播南土,四国扬休声。
上公国懿亲,令德惟邦祯。奉恩自夙昔,脩贡表贞诚。
名马西域来,玉勒悬珠缨。金门足麒麟,特受顾盻荣。
王昨驻中都,貂蝉蔼盈庭。公来必燕语,礼接同友生。
异质况天挺,至尊爱弥甥。勋贤冠当世,夷夏钦盛名。
继美实在玆,闻望良匪轻。近因师传重,愈见德业成。
历数传万年,苍生仰皇明。岂徒本攴盛,股肱在公卿。
海内虽巳康,民俗犹未宁。鄙夫抱深念,思睹礼乐兴。
愿公善匡辅,报主以忠贞。载光史臣籍,永迈宗戚英。
灵雨洗南麓,汉光晚来盈。临流送回使,怀古动遐情。
送谢生因奉寄。明代。方孝孺。帝子谨王度,大藩臻治平。文风播南土,四国扬休声。上公国懿亲,令德惟邦祯。奉恩自夙昔,脩贡表贞诚。名马西域来,玉勒悬珠缨。金门足麒麟,特受顾盻荣。王昨驻中都,貂蝉蔼盈庭。公来必燕语,礼接同友生。异质况天挺,至尊爱弥甥。勋贤冠当世,夷夏钦盛名。继美实在玆,闻望良匪轻。近因师传重,愈见德业成。历数传万年,苍生仰皇明。岂徒本攴盛,股肱在公卿。海内虽巳康,民俗犹未宁。鄙夫抱深念,思睹礼乐兴。愿公善匡辅,报主以忠贞。载光史臣籍,永迈宗戚英。灵雨洗南麓,汉光晚来盈。临流送回使,怀古动遐情。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方孝孺。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寄题连江陈氏拂石轩。宋代。陆游。平生闻说西江水,百丈奫沦深见底,渔舟来去白鸥飞,上有纶巾隐君子。作诗自许辈陶谢,啸傲烟云弄清泚。纷纷声利满人间,耳本不闻安用洗。李公过江号高流,逸气凛凛横清秋;沙边一笑偶邂逅,扫石荫松相献酬。浩歌声断七十载,尚寄万壑风飕飀。放翁老惫狂未歇,买船欲作西江游。
春游曲。唐代。长孙氏。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常州守将王公 其二。元代。刘麟瑞。闭门高卧本无悰,起守乡城更总戎。名姓已符前代史,邦家能卫古人风。金山不长僧成谶,铁壁虽坚卒易攻。城守两回希世事,橘香不泯气如虹。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其五。明代。唐寅。月转东墙花影重,花迎月魄若为容。多情月照花间露,解语花摇月下风。云破月窥花好处,夜深花睡月明中。人生几度花和月?月色花香处处同。
吴越王庙。宋代。喻良能。五季流民去不还,赖君抚有此江山。嫌名举世犹知避,何况来瞻庙貌间。
斗酒津亭,方送月芗,夫君又行。正夕阳枯木,低回征路,寒烟衰草,迤逦离情。京洛风尘,吴兴山水,等是东西南北人。思君处,只梅花解后,心目开明。
江湖夜雨青灯。曾说尽百年闲废兴。叹屠龙事业,依然汗漫,歌鱼岁月,政尔峥嵘。但使豫州,堪容玄德,何必区区依景升。需时耳,算不应长是,竖子成名。
沁园春(送高君绍游霅·川)。宋代。陈人杰。斗酒津亭,方送月芗,夫君又行。正夕阳枯木,低回征路,寒烟衰草,迤逦离情。京洛风尘,吴兴山水,等是东西南北人。思君处,只梅花解后,心目开明。江湖夜雨青灯。曾说尽百年闲废兴。叹屠龙事业,依然汗漫,歌鱼岁月,政尔峥嵘。但使豫州,堪容玄德,何必区区依景升。需时耳,算不应长是,竖子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