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白发人,朝朝望游子。今日忽归来,饮水亦欢喜。
饮小修所携惠泉 其四。明代。袁宗道。可怜白发人,朝朝望游子。今日忽归来,饮水亦欢喜。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袁宗道。(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客有见过者既去喟然有作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鬓毛俱白尽,事不补秋毫。去死今无几,归耕何足高。已如陶止酒,徒劝屈餔糟。惟有沧溟去,扬帆观雪涛。
赠尚子。明代。边贡。意气凭凌一当百,关西儒生五陵客。少年学书复学剑,老大蹉跎双鬓白。门下诸生半赐麻,闺中小妇犹炊麦。布衣东来谒天子,春日醉卧长安陌。陌头花絮夕纷纷,琼阁如天隔紫云。浩歌翩然却归去,眼底谁是平原君。
珥江驿口占八首 其八。明代。林弼。鹦鹉窗前返照明,槟榔树下晚凉生。女郎浴罢清江去,不断秋砧捣素声。
和郭逢道韵。宋代。辛弃疾。枣树平生叹子阳,里歌虽短意偏长。东家昨夜梅花发,愧我分他一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