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学士居茅屋,锦里先生过草堂。淼淼龙池接沟水,啾啾雀树隐邻墙。
何人问字能携酒,有子摊书解满床。巴曲肯来收下里,楚歌还拟和沧浪。
张崇象。明代。杨慎。碧山学士居茅屋,锦里先生过草堂。淼淼龙池接沟水,啾啾雀树隐邻墙。何人问字能携酒,有子摊书解满床。巴曲肯来收下里,楚歌还拟和沧浪。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杨慎。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萧寺早行。明代。许恕。张家宅前萧寺桥,侵晨发船江雾消。村鸡三唱屋角树,柔橹数声沙际潮。此时飞上海底日,锦云满江光荡摇。水声㶁㶁绕滩转,霜气烈烈随风飘。人生各各有所役,岂水有渔山有樵。干戈正集沙塞战,环佩已退天门朝。嗟予久作江海客,往来自叹乡关遥。石田茅屋傥可遂,白日醉眠吹短箫。
天申节湖上早归。宋代。周紫芝。昨夜雨如许,今朝云复开。鸟声呼日出,湖水上堤来。赞祝人天喜,锵鸣剑佩回。归途似明镜,影落翠鬟堆。
送陆康侯还琼山。明代。释今无。邻庵尚忆夜谈时,已识豪华气自奇。为吏不须哀漂母,轻身原许学要离。寒山有梦劳千日,客舍无愁畅万卮。别去倘思吾道好,灯光还照碧琉璃。
早发杭州泛富春江寄陆三十一公佐。唐代。权德舆。候晓起徒驭,春江多好风。白波连青云,荡漾晨光中。四望浩无际,沉忧将此同。未离奔走途,但恐成悲翁。俯见触饵鳞,仰目凌霄鸿。缨尘日已厚,心累何时空。区区此人世,所向皆樊笼。唯应杯中物,醒醉为穷通。故人悬圃姿,琼树纷青葱。终当此山去,共结兰桂丛。
解舟上饶明晖阁前。宋代。杨万里。玉水风船擘岸开,一帆飞到雨花台。思量饶歙山溪路,梦里征行也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