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金风撼翠柯。园芳开到剪红罗。灿如天女琼花树,丽夺仙郎瑞锦窠。
秋已透,夜如何。穿针楼上巧云多。七襄共爱天机好,其奈流年一掷梭。
鹧鸪天 其一 巧夕咏剪红罗。明代。杨慎。玉露金风撼翠柯。园芳开到剪红罗。灿如天女琼花树,丽夺仙郎瑞锦窠。秋已透,夜如何。穿针楼上巧云多。七襄共爱天机好,其奈流年一掷梭。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杨慎。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夏日谒智远禅师。唐代。孟郊。吾师当几祖,说法云无空。禅心三界外,宴坐天地中。院静鬼神去,身与草木同。因知护王国,满钵盛毒龙。抖擞尘埃衣,谒师见真宗。何必千万劫,瞬息去樊笼。盛夏火为日,一堂十月风。不得为弟子,名姓挂儒宫。
雨后,与际上人步溪堧,遂登南冈相地结亭。清代。李宪噩。荒村遘时雨,微晴振条风。林表散游瞩,烟树犹濛濛。始见水禽集,或鸣沙草中。已乐清波广,遥爱南冈崇。云气连远野,春华带长松。攀跻乘余兴,览眺方无穷。聊欲因结搆,适与山僧同。
杨仲承秘书蹉跎三年今得荣州文学冬日贻书以。宋代。王洋。昔年曾叹小差池,官带荣名自有时。二火并光君有渐,一茅覆屋两相宜。心田自乐缘知足,世路无求亦少思。好是一丘藏曲拍,也无邻里共追随。
卧治斋盆池。宋代。杨万里。旧来菰叶已全衰,旋买新荷带藕栽。看得荷花作莲子,可怜时节被花催。
月溪行送杨士宜叶。明代。顾清。黄龙浦南明月溪,溪水带月流清辉。明珠百斛自天泻,白虹一道无声驰。涵清毓秀无与泄,君家草堂偏得之。百年流泽潜灌注,森然玉树生阶墀。伯也早蹑青云梯,接武仲季连孙枝。孙枝晚出秀而整,夐立青琐增门楣。河阳白云忽在念,回首却望溪堂归。是时青春三月暮,溪柳绿暗飞黄鹂。入门喜色可想见,萱枝玉佩扶重闱。留司禹钧面丹渥,西川孟博垂金绯。池边芳草林下竹,三年不见情依依。人间至乐亦有几,如君况是青阳时。都门送君酌君酒,感我双鬓秋蓬飞。君不见谷阳城南瑁湖上,垂杨一径通幽栖。五年梦想不可到,极目松梓空烟霏。诸孙长大儿子老,相将不辨某与谁。盛年一去难再得,好事入手无濡迟。酒阑君去我独立,遥见江路飞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