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面秋千月,墙头蓓蕾风。春事转头空。酒醒人散后,拾残红。
南歌子八首 其三。明代。杨慎。窗面秋千月,墙头蓓蕾风。春事转头空。酒醒人散后,拾残红。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杨慎。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过邯郸作。明代。卢楠。赵庭虚庙略,雄长竟谁名。国破窥秦帝,城亡插汉旌。山河犹壮丽,豪侠失纵横。回首伤心地,春林啭暮莺。
忆昔。近现代。陈仁德。忆昔离家时,庭前别父母。白发双倚门,苍苍如老树。相对久黯然,欲语不能语。那堪已暮年,犹嘱避风雨。目送儿远行,用心一何苦。而今离家时,庭前景如故。倚门少一人,老母影踽踽。感此泪泫然,忽焉心如堵。
过济源和香山居士韵。元代。耶律楚材。覃怀胜游地,济渎垂名久。忽见乐天吟,笑我输先手。丽词金玉振,老笔风雷走。乘兴试续貂,启我谈天口。平湖涌泉注,清凉莹无垢。凭槛瞰涟漪,风髯尘抖擞。龙孙十万竿,蓊翳浓阴厚。沁水济源东,天坛王屋右。秀色已可餐,何须杜康酒。步步总堪诗,佳篇如素有。赓酬淡相对,独有龙冈叟。亭上几徘徊,斜阳西入酉。晚年归意切,对此空沉首。何日遂初心,营居碧林后。
长安道二首 其二。元代。胡奎。长安道,南北东西尘浩浩。车轮朝碾长安花,马蹄暮蹋长安草。黄金白璧如丘山,买官未得不肯还。不及终军年最少,弃繻生出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