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脊羞封禅,灵琼续楚辞。绿樽藉芳草,彩笔赋山茨。
千载青霞意,应同孔稚圭。
太史萧宗乐半间园八咏 其七 茅阁。明代。杨慎。三脊羞封禅,灵琼续楚辞。绿樽藉芳草,彩笔赋山茨。千载青霞意,应同孔稚圭。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杨慎。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春溪恶寄孙常川。宋代。戴表元。春溪恶,日日春风吹过客。千车万辙不相嫌,一客歌来吹倒却。旁人借问客为谁,咸淳朝士今布衣,声名欲隐人自知。君不闻孙兴公,逃乱走入黎州峰。子孙百世居峰下,往往翰墨余仙风。鹑衣藿食何足耻,头白河清吾亦俟。向来南面五马车,只饮西山一盂水。青牛处处迷行踪,白鹤归来余故宫。道逢樵客知去过错,迟君不来三日晚。溪水犹能作吴语,似续君家遂初赋。
大田读伯固起溟见和之作怅然怀答二首 其二。明代。郑善夫。朅来张仲蔚,秀句日逾多。岂不思君子,其如长路何。商霖怜我在,谷口喜人过。终愧箕山隐,无能守薜萝。
翠竹黄花二仕女图 其二。元代。徐贲。翠衫轻薄裁新蝉,琅玕献碧争秋妍。愁萦翠黛向谁是,望中九点芙蓉烟。泪簇霜痕紫云浅,晓色初凝寒意软。卖珠小婢未还家,倚风独看黄菊花。
题周秀才此山堂 其二。元代。赵孟頫。爽气在襟袖,清风拂丝桐。悠然适天趣,宴坐心融融。
东西正阳献捷和傅山父凯歌韵。宋代。李曾伯。一从授钺俾来旬,却敌无谋效不神。士用命焉何有力,臣今老矣不如人。谁能河北平三晋,犹虑关中启一秦。留取功名待来者,归欤抗疏告严宸。
念奴娇 题逸仙宋夫人瑶台宴杂剧。清代。顾信芳。书空咄咄,向吟窗谱就,霓裳新阕。一点雄心消不尽,化作彩云千叠。滴粉搓酥,描香绘影,长吉心头血。步虚声里,泠泠似有仙骨。应是秋颖花生,墨池香润,照彻瑶台雪。放眼乾坤供一醉,醉把唾壶敲缺。鬼也揶揄,天乎懵懂,此意凭谁说。倚歌而和,欲将长笛吹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