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度今年,遥集句东,丹壶洞天。记京国俊游,筑金台上,乡亭旧话,濯锦城边。
两地萍蓬,十年烟月,欲往从之如绊然。今何夕,又满堂花醉,重对华筵。
新杨窈窕春妍。正绿萼、梅花开最先。况凤侣潘杨,兆呈琼齿,龙媒秦晋,应在冰泉。
画里萧郎,瓮中毕叟,绛帐风流群桂仙。上云乐,倾壶箫管,白发重玄。
沁园春 自寿兼谢钝庵。明代。杨慎。初度今年,遥集句东,丹壶洞天。记京国俊游,筑金台上,乡亭旧话,濯锦城边。两地萍蓬,十年烟月,欲往从之如绊然。今何夕,又满堂花醉,重对华筵。新杨窈窕春妍。正绿萼、梅花开最先。况凤侣潘杨,兆呈琼齿,龙媒秦晋,应在冰泉。画里萧郎,瓮中毕叟,绛帐风流群桂仙。上云乐,倾壶箫管,白发重玄。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杨慎。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甚匆匆岁月,又人家、插柳记清明。正南北高峰,山传笑响,水泛箫声。吹散楼台烟雨,莺语碎春晴。何地无芳草,惟此青青。谁管孤山山下,任种梅竹冷,荐菊泉清。看人情如此,沈醉不须醒。问何时、樊川归去,叹故乡、七十五长亭。君知否,洞云溪竹,笑我飘零。
入声甘州(孤山寒食)。宋代。罗椅。甚匆匆岁月,又人家、插柳记清明。正南北高峰,山传笑响,水泛箫声。吹散楼台烟雨,莺语碎春晴。何地无芳草,惟此青青。谁管孤山山下,任种梅竹冷,荐菊泉清。看人情如此,沈醉不须醒。问何时、樊川归去,叹故乡、七十五长亭。君知否,洞云溪竹,笑我飘零。
浣溪沙。宋代。张炎。艾B63D香消火未残。便能晴去不多寒。冶游天气却身闲。带雨移花浑懒看,应时插柳日须攀。最堪惆怅是东阑。
春景 其三 孤舟乱春华。宋代。刘辰翁。晴日孤舟好,溪流带岸斜。浮游忘世虑,烂熳乱春华。朝共渔穿港,暮随鸥宿沙。却知桃有路,惟见柳无涯。蓑舞村村酒,罾歌处处花。群仙惊再见,留宿武陵家。
和宗秀才惠诗七首。宋代。廖行之。吾祖元丰一桂枝,百年门户尚余辉。箕裘敢说韦平事,且学宽饶衣短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