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海花名箐底香,山矾风味水仙妆。琼枝本是天边种,零落遐荒四拾霜。
咏箐底香花。明代。杨慎。滇海花名箐底香,山矾风味水仙妆。琼枝本是天边种,零落遐荒四拾霜。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杨慎。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归来二首 其一。清代。王鸿绪。长铗归来日,貂裘欲敝时。吾亲怜久客,扶杖喜相持。款款谈征路,依依问旧知。自朝还至暮,尽室慰离思。
送泰泉先生赴南都掌院。明代。黎民表。旧迹纡皇览,稽谋藉老成。位因推隽起,国以用儒荣。凤阁纶为草,龙门史作程。所希调鼎鼐,延首咏升平。
减字木兰花(预作菊词,俾歌之,至时以侑酒)。宋代。李处全。今年菊早。想到重阳花正好。玉冷金寒。全似东篱挹露看。色庄香重。直与梅花堪伯仲。待唤渊明。三友相从盖为倾。
余所藏李文才画鹤甚奇伟岁久缣烂各缺一趾偶。宋代。李石。高轩得意翔云间,妙画匿迹缣素残。柱头老丁留语后,兀兀无趾如叔山。不妨万里戢六翮,顾步下啄芝田宽。方舟惜鹤并惜画,一夔之足万金价。莫将凡笔补丹青,谬作身轻一鸟下。
自释二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去日不可追,来日已无多。衰颓复自念,迁谢当奈何。贤达并贱愚,百岁同消磨。不如泳觞酌,徘徊眄庭柯。流翠自成幄,好风时经过。憎爱理兼忘,虚淡神所和。运尽即随尽,葬骨南山坡。
过浑源留别田仲祥同知节使。元代。朱自牧。金台前梦杳无踪,一阻云山莫计重。双鲤附书常不达,两萍浮海偶相逢。燕南落日车分辙,代北春风酒满钟。明日去留牵世务,灯前谈笑且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