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入闱月,嗈嗈度云雁。感物念同旅,凄矣起长叹。
图史在东序,朋宴喧华堂。三星如连珠,调琴夜未央。
昔者与子别,怅怅天一隅。今来不尽欢,枉作同城居。
搦管隔文囿,浃旬兴颇孤。泛舸酌霞酿,迟尔鹊山湖。
孟望之入试院奉怀一首。明代。王廷相。皎皎入闱月,嗈嗈度云雁。感物念同旅,凄矣起长叹。图史在东序,朋宴喧华堂。三星如连珠,调琴夜未央。昔者与子别,怅怅天一隅。今来不尽欢,枉作同城居。搦管隔文囿,浃旬兴颇孤。泛舸酌霞酿,迟尔鹊山湖。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王廷相。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历下亭。清代。李锴。鹊湖风厉水拍堤,菰芦冻折渔梁危。天寒鰦鷠不复跃,目落鵁鶄时自飞。渚烟苍苍沙历历,中有虚亭俯空碧。长廊诗句光怪多,杜陵野老留遗迹。芜没千秋谁再新,直栏横槛压波纹。月明四面渔歌起,争唱齐州李使君。
和宋中道元夕二首。宋代。梅尧臣。结山当衢面九门,华灯满国月半昏。春泥踏尽游人系。鸣跸下天歌吹喧。深坊静曲走车辕,争前斗盛亡卑尊。靓妆丽服何柔温,交观互视各吐吞。磨肩一过难久存,眼尾获笑迷精魂。貂裘比比王侯孙,夜阑鞍马相驰奔。
杂曲歌辞 其二 杨柳枝。唐代。白居易。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送汪子之锡江。明代。皇甫汸。桃花落尽草萋萋,归去汪伦路不迷。天际孤帆谁与伴,祇随明月下梁溪。
寄周宗圣。宋代。释永颐。我心如有失,曾未识南园。几见间花落,频将好梦原。时贤我厚禄,君子尚衡门。诗卷逢僧寄,长吟落照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