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天浊浪障天尘,不死嫌迟二十春。交到白头能有几,看将青眼属何人。
和凝多事文章版,张俭无家患难身。羡杀凫鹥闲泛泛,碧波清浅日相亲。
自悼 其二。明代。陈瑚。粘天浊浪障天尘,不死嫌迟二十春。交到白头能有几,看将青眼属何人。和凝多事文章版,张俭无家患难身。羡杀凫鹥闲泛泛,碧波清浅日相亲。
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其父邃于经学,家教有法。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论学相辩驳,贯通五经,务为实学。又善横槊、舞剑、弯弓、注矢,其击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岁。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后门人私谥其为“安道先生”。在光绪年间,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传。...
陈瑚。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其父邃于经学,家教有法。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论学相辩驳,贯通五经,务为实学。又善横槊、舞剑、弯弓、注矢,其击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岁。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后门人私谥其为“安道先生”。在光绪年间,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传。
未果赋此志怀兼呈同游诸君 其二。明代。韩晟。朝闻结束唱游仙,真气今看满洞天。释履上清还信宿,裴惟涧户拂云烟。亭虚玉简天王闷,代远铜龙羽客传。从此山门借檀越,山灵应纪中兴年。
祝舜俞拉希言见访富春赤亭山居。宋代。王洋。岩腹纡盘一径通,故劳都骑载郫筒。先生旧负连城价,校尉今烦一箭工。著雪老山清刻骨,添梅官路巧迎风。此身终解浑无事,共乐郊原浩荡中。
题望思图。元代。胡奎。苍梧九炭勿言远,不隔孤儿望乡眼。洞庭七泽勿言深,不满孝子思家心。孝子改山何所有,垄上乌啼白杨柳。十年归梦夜宫铨,千里它乡寒食酒。筑得楼居近基傍,空山落日暮云黄。岁晏天寒赋归去,雪后北堂意草长。春晖茫茫尺地老,一望一思何日了。桃花溪上饭胡麻,愿母长年颜色好。
苑中寓直记事四首 其四。明代。夏言。新赐文舟泛碧澜,扣舷容与得奇观。菱炜簇簇团花锦,荷盖亭亭翠玉盘。
二陆草堂怀古 其一。清代。张吉安。婉娈昆山姿,俊伟产其麓。访古五茸城,喟焉叹二陆。将相门华腴,文章世推服。赤乌销霸业,天意覆邦族。《辨亡论》三篇,实自炫荆璞。相携事闇朝,羁旅作都督。恩感成都王,罹祸何乃酷。仕宦一熏心,肺腑尽成俗。漫将千里莼,比拟到羊酪。不见张季鹰,命驾秋风速。鲙斸吴淞江,鹤听华亭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