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太湖秋夕。唐代。王昌龄。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王昌龄吟咏苏州的诗,仅此一篇。深秋的一个夜晚,诗人宿在太湖的一条小船上,月光下,小船在水上慢慢地移动。夜是如此地安静,湖面泛起一片寒气,洞庭山落下一层微霜。诗人似睡非睡,似梦非梦,隐隐地感到海风吹过,听到远远的地方有大雁南飞的声音。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太湖秋夕图。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王昌龄。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金阊访沈嘉则旅馆。明代。黎民表。棠舟并舣越来干,庑下何人识伯鸾。买鹤俸钱谁为借,笼鹅经卷手曾刊。功名荏苒看双鬓,歧路奔忙误一官。紫气东门长不断,罗浮梯阁几回看。
观田魏二廷尉射歌。明代。徐祯卿。魏子手挽高丽弓,气满两石开青虹。田郎亦自号猛手,谈笑弯弓自裹肘。秋风系马古原下,合耦翩翩习步射。眼中何有百步的,彊干惯使千年柘。共惊二子手法利,突如流星中如树。侧身仰视秋云开,飞鸟顾之不敢度。壮哉二子气如虹,左挥右霍真两雄。燕山秋高太白动,寒日猎猎吹胡风。前时出军大同垒,红缨白马多乳子。柔丝斗弩不解持,吹竽之滥诚可嗤。彼乳子者何足道,可惜王师直为老。吁嗟田魏二子真雄才,高坛大纛何有哉。
燕然山。清代。汪仲洋。燕然山色郁苍苍,此地曾为古战场。斑氏才华余史笔,汉家功业半椒房。边城野草连天白,塞上秋云币地黄。勒石不知何处去,也随炎运付沧桑。
吊步香诗十首 其九。明代。萧光绪。日月精诚铁石肠,忠魂此日绕长江。成仁取义非难事,报国应知名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