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怪年时爱道装,姓名久已隶空王。六时自礼莲花漏,每日亲拈印字香。
诗景天和邀客和,衡门草长与人长。夜灯点罢仍朝梵,静业山中也觉忙。
览镜七首 其五。明代。陶望龄。莫怪年时爱道装,姓名久已隶空王。六时自礼莲花漏,每日亲拈印字香。诗景天和邀客和,衡门草长与人长。夜灯点罢仍朝梵,静业山中也觉忙。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陶望龄。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晓起。宋代。彭汝砺。清霜群籁息,淡晓一星留。野竹寒方翠,溪云夜不收。月明山路径,霜湿布衣裘。羁旅令人瘁,衰羸亦自羞。
题壁间竹。明代。鲁铎。繄谁融心神,写此万竿竹。我逐南薰来,炎歊正三伏。开轩一披襟,洒然在淇澳。中宵起揽衣,乘月看未足。高歌武公诗,清风动林麓。
滦京杂咏一百首 其七十五。元代。杨允孚。海红不似花红好,杏子何如巴榄良。更说高丽生菜美,总输山后
送丁驿宰之直河。明代。罗玘。四水趋淮水,南舟间北舟。流行无昼夜,来往自春秋。能似阮青眼,方为王黑头。万金买奇术,一味向人柔。
辞满代者未至。宋代。杨万里。一麾来此恰三年,到得终更分外难。老眼看灯浑作晕,愁心得酒不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