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十亩宽,落落数间屋。春草无秽滋,寒花有余馥。
闭户养老母,拮据市粱肉。大儿执鸾刀,缕缕切红玉。
次儿拾柴薪,细火煨陆续。烟飘豆架青,香透疏篱竹。
贫家滋味薄,得此当鼎餗。弟兄何所餐,宵来母剩粥。
李氏小园 其一。清代。郑燮。小园十亩宽,落落数间屋。春草无秽滋,寒花有余馥。闭户养老母,拮据市粱肉。大儿执鸾刀,缕缕切红玉。次儿拾柴薪,细火煨陆续。烟飘豆架青,香透疏篱竹。贫家滋味薄,得此当鼎餗。弟兄何所餐,宵来母剩粥。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郑燮。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京兆行。清代。周馨桂。五日京兆行,事复安能视。果然按絮掾,旋为亡命子。亡命亦何愚,荣辱不须臾。古来直如弦,往往有他虞。不见曲如钓,富贵多欢娱。有客夙好游,归自东南州。问君何所见,所见多诸侯。诸侯何所为,所为多自谋。须存五日心,不尔人为雠。客言勿复多,且住听我歌。世途险羊肠,陆海多风波。富贵犹如此,贫贱可若何。
题画 其二。清代。陈豪。芦花风起水天宽,午睡垂头正饱餐。消受个中凉意味,此儿曾未梦长安。
淮阴寄门人赖韦兼酬诸生。明代。魏禧。闻说淮东形势地,三城万瓦夹江滨。小山赋后谁招隐,漂母祠前早闭门。日月苦消行路客,篮舆长忆执经人。深秋木叶知多少,扫径相迟薜荔村。
赠孙纯臣居士。宋代。华镇。鼓腹酣歌七十馀,卧龙山北寄蓬庐。满堂常见斑衣舞,填巷时来长者车。负郭稻田周岁计,还家兰圃足晨蔬。闲窗尽日无馀事,时展青囊一卷书。
和通判九月望日始见菊花二首。宋代。陈襄。月满霜飞菊始华,幽丛冷落带烟斜。篱边过却重阳酒,泽畔谁怜野草花。湖学先生归解组,安州司户老居家。皆因晚节无人用,陨涕临风为尔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