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僧话三生事,雨后人归花下寺。我最怜渠,不数琴聪与蜜殊。
借师禅板为歌板,唱到江东春又晚。晴絮茫茫,纵使无愁也断肠。
偷声木兰花 题南水上人诗卷尾。清代。陈维崧。六朝僧话三生事,雨后人归花下寺。我最怜渠,不数琴聪与蜜殊。借师禅板为歌板,唱到江东春又晚。晴絮茫茫,纵使无愁也断肠。
陈维崧。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孤馆深沉。近现代。朱荫龙。酸风密霰岁侵寻。千里尽霾阴。记独夜遥天,几叠怨词,曾费哀吟。便护得、炉温不散,也自觉萧森。愁难断、荒村倦侣,春人消息沉沉。
阮郎归。宋代。晁补之。一濠秋水净涟漪。红妆照水嬉。攀条寻藕怯船移。浮萍湿绣衣。临好景,惜轻归。夕阳洲渚迷。城门灯火簇轮蹄。沙鸥飞去时。
寄李少参。明代。庄昶。风花水月满江湄,到处閒将拄杖随。何处老翁携小艇,也随风汉醉蛾眉。流行大块天如此,落魄古今吾似谁。何日更同长笛去,曲栏横倚大江吹。
晚步城上寄贡甫。宋代。刘敞。雨过行寻旧履綦,江南山色远相随。池塘芳草新无限,还引新诗入梦思。
十三日次韵春伯。宋代。韩淲。忍浣城郭尘,来访南豅友。留连既听雨,放浪亦市酒。谁知桂满门,自觉香在手。秋思今如何,闲吟为之久。
偈颂四十一首 其二十九。宋代。释普宁。解开布袋头,纵横得自由。其住也无拘无束,其去也南州北州。放牧沩山水牯牛,不风流处也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