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秋千节,看汲冢、苔钱铺缬。淇流咽,说古今兴灭。
比干庙、年年啼百舌,月与铜盘都缺。愁恨织。花落处,棠梨成血。
天门谣 汲县道中作。清代。陈维崧。已过秋千节,看汲冢、苔钱铺缬。淇流咽,说古今兴灭。比干庙、年年啼百舌,月与铜盘都缺。愁恨织。花落处,棠梨成血。
陈维崧。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寄张玉屏员外。明代。尹台。李膺才气故无俦,归卧江东问几秋。偶以黄花传丽句,岂因莼菜寄风流。沙边云雾深宜隐,谷口泉萝静可留。远想青春行乐处,渔竿长自弄扁舟。
忆上杭旧游 其十四。清代。丘逢甲。知是烟痕是露痕,四山一碧竹连村。家家制纸临溪屋,水碓声中昼掩门。
西宁感旧。清代。王以中。雁行昔日聚湟中,曾论屯田仿汉功。事去繁华原似梦,重来童稚半成翁。沙寒戍迥千山月,夜静楼高一笛风。几度荒园亭上望,廿年前醉牡丹红。
送灵澈上人。唐代。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斜阳一作:夕阳)
送张思履司副使琉球。明代。李东阳。尚方新报赐衣成,玉节金书万里行。岭外方言通异俗,岛中烟火望孤城。由来使者关风化,亲见朝廷录姓名。不用殷勤宣圣德,远人先贺海波平。
莆田杂诗二十首 其六。宋代。刘弇。十里壶公庙,喧传像逼真。斧斤刳洞骨,风雨涩松鳞。气象乾坤豁,涵濡草木春。的应云闹处,藏得武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