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阑干。露滴轻寒。雨打芙蓉泪不干。
佳人别后音尘悄,瘦尽难拚。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丑奴儿·夜来酒醒清无梦。宋代。秦观。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阑干。露滴轻寒。雨打芙蓉泪不干。佳人别后音尘悄,瘦尽难拚。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在夜里酒醒了无梦境,周围一片清静,起来因忧愁而倚靠栏杆。夜深天寒,晶莹的露珠不断滴落,冰冷的秋雨落到荷塘的芙蓉花上,就像清泪未曾干过。
想起与佳人一别之后,彼此音信全无,虽然身体不断地消瘦下去,但还是难以放弃思念。夜已更深,高悬的明月不知不觉地已经移过红楼十二间了。
丑奴儿:词牌名。汲古阁《宋六十家词》本《淮海词》调名作《采桑子》,注云:“元刻丑奴儿。”
阑干:即栏杆。用竹、木、砖石或金属等构制而成,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处作遮拦用。
芙蓉:荷花的别名。
音尘:音信,消息。
难拚(pàn):犹难舍。
无端:引申指无因由,无缘无故。
参考资料:
1、徐培均 罗立刚.秦观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3:156-158
此词的作者是秦观还是黄庭坚,尚有争议。根据词意,此词是作者在一个月夜里醉酒之后因思念佳人而作,其具体创作年份不详。
参考资料:
1、徐培均 罗立刚.秦观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3:156-158
这首词抒发的是多情才子月夜相思的别情愁绪。起首二句点出时间是在深夜,隐含的背景是在酒醉之后,交代的事情是“清无梦”和“愁倚阑干”。用“清”字描写夜深人静酒醒之后神志的极端清晰和周围环境的极端宁静,见出词人当时索寞无聊的意绪。“无梦”二字,十分准确地描绘出酒醒之后神经依旧麻木思绪却骤然清醒之后,脑海里出现短暂的思维空白时的惶恐、无聊和失落。
接下来两句写倚阑干时所见。“雨打”一句,化用唐代白居易《长恨歌》诗意:“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而抒情色彩更浓。这两句写景,实际上饱含着作者的主观色彩。
过片交代愁因:与佳人一别之后,彼此音讯全无,而一片痴情,却日甚一日,纵然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瘦损不堪,也毫无衰竭之势。“瘦尽难拚”,可见出其愁情的深挚。
最后两句,又转回写愁倚阑干所见。陷入沉思之中的词人,丝毫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地,夜已更深了,明月已经移过红楼十二间了。透过其“愁倚”时间之久,精神之集中,折射出其相思之深挚。“无端”二字,露出怨意,看似怨月,实则是词人内心无绪、愁怨难排时的痴语。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秦观。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米玄晖秀轩诗帖。宋代。岳珂。山气之微明,湖光之清浚。轩中之人秀而隐,予固未之论。独是一篇之题,自是于古无所与逊。知益知损,予意犹有俪乎孔门国之哂也。
送徐编修弟还吴。明代。张宁。金兰玉树每相联,聚散无凭共一天。芳草池塘催别梦,夜窗风雨惜芳年。北堂燕綵黄昏话,东阁看云白昼眠。两地应须各努力,天涯此去只潸然。
清平乐 初夏口占。清代。潘榕。荼蘼开罢。槐又迎初夏。春色繁华弹指乍。寂寞小园亭榭。无端病起恹恹。遣愁独立檐前。细数绿阴梅子,枝头个个匀圆。
夜烧松明火。宋代。苏轼。岁暮风雨交,客舍凄薄寒。夜烧松明火,照室红龙鸾。快焰初煌煌,碧烟稍团团。幽人忽富贵,繐帐芬椒兰。珠煤缀屋梢,香氵诣?音诣,松沥也。出《本草》注。?流铜盘。坐看十八公,俯仰灰烬残。齐奴朝爨蜡,莱公夜长叹。海康无此物,烛尽更未阑。
赠别沈校书。明代。浦源。与君昔相逢,花开酒楼醉春风。平生车马愿与共,何意事变分西东。君卧东山里,我钓西江曲。几回枫树梦中青,千里桂枝愁处绿。飞燕翔鸿徒往来,音书不寄使人哀。返照斜分远行路,浮云乱绕旧登台。今朝复见兰陵道,细雨微烟湿芳草。别离惆怅十年多,我少朱颜君已老。握君手,与君吟,感君知己复知音。我将归去重回首,云海苍茫情更深。
读书傅氏揖桂林外一山恍如徐子融书阁所见书。宋代。陈文蔚。自昔桂阳名此山,登楼恍若见林端。山中固有诛茅地,却许吾人背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