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红釭滟玉膏,鸳绡皱处偏凝。春夜照梳头,莲筹杳、凄清牙蒜犀钉。
便教煎尽银荷,奈芳心耿耿。敲翠竹、悄唤绿翘檐前,兰灯将暝。
唤遍无人应。且独自、纤手靠妆台,挑凤胫。宛转处,重思省。
当时风细人静。曾偎璧带流苏,剔银釭潜等。红裯冷,空对并蒂灯花,怎生相称。
金盏子 咏灯。清代。陈维崧。一盏红釭滟玉膏,鸳绡皱处偏凝。春夜照梳头,莲筹杳、凄清牙蒜犀钉。便教煎尽银荷,奈芳心耿耿。敲翠竹、悄唤绿翘檐前,兰灯将暝。唤遍无人应。且独自、纤手靠妆台,挑凤胫。宛转处,重思省。当时风细人静。曾偎璧带流苏,剔银釭潜等。红裯冷,空对并蒂灯花,怎生相称。
陈维崧。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用韵答韩绪仲先生。明代。李孙宸。尚忆追趋佩玉珂,长安清月几相过。皇华一自归周道,野服经时制薜萝。书到江乡鸿雁少,梦回仙洞白云多。相思命驾宁相忘,棹隔剡溪奈兴何。
晚至永乐。元代。戴良。江干细路走羊肠,远逐钟声到上方。水荇暝时云淡淡,径松深处月苍苍。佛庐夜续传灯火,僧榻寒薰小篆香。何用别寻天竺去,人言此地即慈航。
和后村二首 其一。宋代。林希逸。琼筵追补庆樗庵,寿宿荧荧耀斗南。诗胜卢仝酬马异,客无李四与张三。颜红鬓白国元老,眼赤腰黄世美谈。索和多惭供狗尾,公如大楚仆毛聃。
惠州西湖杂诗 其六。清代。丘逢甲。分割栖禅已可哀,纪功空费勒铭才。人间更有痴儿女,乱葬朝云墓畔来。
自题乘槎亭观日出图。清代。唐仲冕。亭名始见坡公诗,建亭之处人莫知。我于龙洞读宋刻,亭在山头与海直。龙兴山东烛龙起,山下沈沈夜未已。波光激射梁梠红,如见坡诗图画里。独怜诗和陈海州,陈公名字难搜求。山亭颇似岘山在,湛辈足迹诚悠悠。联吟苏海尚如此,写照秦山徒为尔。图中石壁扫烟霾,笑将题笔当摩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