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苦秦法,愿见除残凶。三章布国门,企踵咸乐从。
虽非三王仁,宽大亦与同。传祚历四百,令名垂无穷。
汉三君诗。清代。顾炎武。父老苦秦法,愿见除残凶。三章布国门,企踵咸乐从。虽非三王仁,宽大亦与同。传祚历四百,令名垂无穷。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送李子威代祀嵩衡淮海三首 其三。元代。黄清老。南海祝融宅,汪洋载神州。巨浸涵万有,元气何空浮。苍苍岛屿间,仿佛通十洲。神鱼在深渊,甘霖何以求。朝折若木枝,夕饮桐柏流。万里一瓣香,岂徒司马游。
题孙广伯主簿家壁。宋代。吕本中。古木轮囷老岁寒,好花无力便凋残。秋风只在盆池上,但见江湖万里看。
送符生士亨还南昌三章 其一。明代。湛若水。十年别子面,千里忆子心。子心既已见,慰我一何深。
于承明作与弟士龙诗。魏晋。陆机。牵世婴时网。驾言远徂征。饮饯岂异族。亲戚弟与兄。婉娈居人思。纡郁游子情。明发遗安寐。晤言涕交缨。分途长林侧。挥袂万始亭。伫眄要遐景。倾耳玩余声。南归憩永安。北迈顿承明。永安有昨轨。承明子弃予。俯仰悲林薄。慷慨含辛楚。怀往欢绝端。悼来忧成绪。感别惨舒翮。思归乐遵渚。
登后山观湖涨时阴雨忽霁。元代。许有壬。阴磴盘盘上,枯藤得得来。长杨半腰水,老桂一身苔。秋气蛩先觉,风声鹤欲回。山云自行雨,休为老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