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既策马,天弧亦直狼。中夜视北辰,九野何茫茫。
秦政灭六国,自谓过帝皇。岂知渔阳卒,狐鸣丛祠旁。
谁为刑名家,至今怨商鞅。
咏史 其一。清代。顾炎武。王良既策马,天弧亦直狼。中夜视北辰,九野何茫茫。秦政灭六国,自谓过帝皇。岂知渔阳卒,狐鸣丛祠旁。谁为刑名家,至今怨商鞅。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自怡斋。元代。黄玠。晏晏秋日晶,倚阑鱼乐时。云烟生远思,水木涵清晖。田父肯见邀,家儿可言诗。如斯亦云足,幽偏得自怡。
和子文寒食北潭。宋代。蔡松年。梦里潭光翠欲流,何时春水一虚舟。吾庐相见扶疏树,宦意浑如浩荡鸥。闻道西山明酒面,应无外物到眉头。别来谁唱惊人句,十里珠帘有莫愁。
从军诗五首 其三。魏晋。王粲。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馀晖。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征夫心多怀,凄凄令吾悲。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
往溪源祈雨赓李司法韵。宋代。陈宓。欲见高田翻{禾罢}稏,不辞廿里陟崎岖。早禾已失三之一,便雨还能救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