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削于年在,英灵此日沦。犹存太史弟,莫作嗣书人。
门户终还汝,男儿独重身。裁诗无寄处,掩卷一伤神。
寄潘节士之弟耒。清代。顾炎武。笔削于年在,英灵此日沦。犹存太史弟,莫作嗣书人。门户终还汝,男儿独重身。裁诗无寄处,掩卷一伤神。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送王简卿归天台二首。宋代。姜夔。雠收虽不愿,治粟亦何为。夜月同游处,春潮独往时。无心资造化,任运有成亏。护冷加餐食,幽居且自怡。
赠刘子服兼呈菊老。明代。林鸿。杯酒见交情,微言发天机。寥寥江海间,荒途乃相知。击筑对修竹,酣歌当古池。乘桴昔何叹,献策亦应迟。如何鲁连子,功成无是非。
月潭雪中。元代。赵汸。烟雾空濛雪满山,溪行清绝不知寒。披云钓艇游仙去,激水风轮入画看。野宿遗黎兵后泣,宵征武士道傍餐。多愁多病谁知者,强对清尊一破颜。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代。曹勋。仆以义制心,自谓颇忠赤。保国不保身,用忠岂用力。所以四将命,悉能全赵璧。未当引年归,痛定思政刺。
夔州府。清代。陈奉兹。日斜孤帆旷,夔城始在地。渡头散人声,山色低鸟翅。不知江未束,误谓流已肆。虽殊安土情,似缓惊波意。入舟庆老母,出舟穷远视。西知天有余,东望峡已閟。却问滟滪堆,长年烦指示。奇姿混黛色,少小知名字。失之晚饭间,颇自嗤俗吏。无心计象马,且喜蜀道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