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载燕台别,频承注问书。天空乌鸟去,秋到雁行初。
共识班衣重,偏怜皂帽疏。轻身骑款段,一径访樵渔。
子德自燕中西归省我于汾州天宁寺。清代。顾炎武。一载燕台别,频承注问书。天空乌鸟去,秋到雁行初。共识班衣重,偏怜皂帽疏。轻身骑款段,一径访樵渔。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宫词(六首)。明代。陈沂。琼岛春泉下玉沟,年年岁岁御前流。无端夜雨生新涨,流出宫墙是外头。
送宫人入道。唐代。王建。休梳丛鬓洗红妆,头戴芙蓉出未央。弟子抄将歌遍叠,宫人分散舞衣裳。问师初得经中字,入静犹烧内里香。发愿蓬莱见王母,却归人世施仙方。
方石将谒陵愧斋席上赠别一首。明代。李东阳。百里郊原眺望通,又骑羸马逐溪风。官清屡伴词林幕,地僻休过泮水宫。啼鸟落花春早晚,乱山残雪路西东。因君却忆中元事,何限高情笑语中。
山茶树。清代。王季珠。逮我来游本实拨,仅传高覆楼七楹。拂檐干复生节节,纵斧声又伐丁丁。百年宝墨一夕火,十里花红万古情。粟影会看圆更满,寺前银杏况峥嵘。
吊姚孝廉缉庵太夫子二首 其一。清代。王季珠。摇落文星第几重,尚馀地望厌乔松。无瑕白璧千人赏,极品黄金一手镕。私淑难期蝇附骥,英才并荷鲤登龙。翩然仙去骖鸾鹤,天上玉堂定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