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聪智苞神武,章掖谭兵起劲湘。藉甚陇西腾族望,同怀宁朔俨齐光。
昭文犹子贤瑜珥,景武功臣继紫囊。卅载青编兼白羽,毋忘血战在牛庄。
以军事交李健斋光久时在大凌河李旋得巩秦阶道以所部剿回先入都 其一。清代。曾广钧。儒家聪智苞神武,章掖谭兵起劲湘。藉甚陇西腾族望,同怀宁朔俨齐光。昭文犹子贤瑜珥,景武功臣继紫囊。卅载青编兼白羽,毋忘血战在牛庄。
曾广钧(1866年-1929年),字重伯,号伋庵,又号伋安,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孙。曾广钧为曾国藩三子曾纪鸿长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官广西知府。...
曾广钧。曾广钧(1866年-1929年),字重伯,号伋庵,又号伋安,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孙。曾广钧为曾国藩三子曾纪鸿长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官广西知府。
百丈口放舟。清代。董正扬。峡束高天迥,轻舟此溯洄。碧环千树合,青划万山开。篙影穿波曲,滩声得石哀。蒲帆十八幅,几日到松台。
廿五晓。清代。郑孝胥。人亡月半规,今夕已下弦。碧天玉指甲,馀恨何悽妍。阑干谁复倚,杳杳遂长眠。我为夜起翁,残宵独周旋。聊堪伴孤魂,莫言死相捐。
东阳溪中赠答诗二首 其二。南北朝。谢灵运。可怜谁家郎,缘流乘素舸。但问情若为,月就云中堕。
野望。唐代。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初入太湖。宋代。陈舜俞。东南有具区,三万六千顷。百川之雄伟,咸池借溟涬。玉堂在其下,莫知日月永。鸱夷昔不返,肯顾市朝请。素怀邈已劳,孤泛此方逞。刺沙出林荒,度浅动苹荇。渐尽行渐远,湾转势弥迥。疑非地可载,直与天作镜。青空四垂幙,乱山不能屏。淼茫白鸟行,浩漾好云影。逻呼十桨急,罛横九帆并。霁中波有光,风后浪犹猛。澎湃闻乍怄,抛磕内还省。我量觉蹄涔,此身实萍梗。渊神慄寒肌,浸气飘素领。观澜念往术,濯缨悼前眚。未能追高谢,且以卒流景。吟非夸独清,济乃仗中静。寄谢洞庭君,终来老鱼艇。
雪坡以雨阻山行有诗用以次韵。宋代。刘学箕。为欲看山助眼明,频占鹊喜报新晴。春光已过三之一,尘世难逢四者并。诗酒深情殊未适,水蔬薄具亦频更。终来不似西湖好,晴雨皆堪傍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