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盘神基,四渎涌荡津。
动求目方智,默守标静仁。
苟不宴出处,托好有常因。
寻元存终古,洞往想逸民。
玉洁箕岩下,金声濑沂滨。
卷华藏纷雾,振褐拂埃尘。
迹从尺蠖曲,道与腾龙伸。
峻无单豹伐,分非首阳真。
长啸归林岭,潇洒任陶钧。
咏利城山居。魏晋。支遁。五岳盘神基,四渎涌荡津。动求目方智,默守标静仁。苟不宴出处,托好有常因。寻元存终古,洞往想逸民。玉洁箕岩下,金声濑沂滨。卷华藏纷雾,振褐拂埃尘。迹从尺蠖曲,道与腾龙伸。峻无单豹伐,分非首阳真。长啸归林岭,潇洒任陶钧。
利城系东汉时所设之郡,郡治即名利城,在江苏省赣榆县西南,三国时废。支遁出家后,最初便在利城境内山区隐居。这首诗先从利城山区地理形势写起,接着阐述了隐士们之所以要隐居的原因,然后详细记叙了作者自己的隐遁生涯,表示了坚定地抛弃世俗杂念,归依自然的决心。支遁虽为东晋时一流高僧,为般若学即色宗著名代表人物,但身处玄学盛行之魏晋时代,无法超脱时代的影响,故其诗写得玄虚古奥,甚至有些晦涩,当然也离尘拔俗,不带一点人间的烟火味。建、造就及造物之功。
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称支公,也称林公,别称支硎,本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或说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县)人。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他初隐余杭山,25岁出家,曾居支硎山,后于剡县(今浙江省嵊县)沃洲小岭立寺行道,僧众百余。晋哀帝时应诏进京,居东安寺讲道,三年后回剡而卒。他精通佛理,有诗文传世。据文献记载,《神骏图》画的是支遁爱马的故事。...
支遁。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称支公,也称林公,别称支硎,本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或说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县)人。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他初隐余杭山,25岁出家,曾居支硎山,后于剡县(今浙江省嵊县)沃洲小岭立寺行道,僧众百余。晋哀帝时应诏进京,居东安寺讲道,三年后回剡而卒。他精通佛理,有诗文传世。据文献记载,《神骏图》画的是支遁爱马的故事。
钓台怀古。元代。陈钧。古台斜瞰大江湄,高节清风一钓丝。剑气若依龙去久,玺书应怪凤来迟。狂奴故态君能识,诸将中兴我不知。回首英雄西汉士,韩彭何事使人疑。
随跸杂记二首 其二。清代。宋之绳。车声方隐隐,夜色已苍苍。山势开天险,河流接大荒。人眠千嶂月,马啮万群霜。行幄东南近,风清禁漏长。
和鲁南后腊月六日对雪三首 其三。明代。顾璘。地远平能布,帘疏巧解寻。云低围素野,松劲擢青林。食尽乌难下,池融水渐深。闭门僵卧客,何有畏寒心。
戊午元日读书至夜分有感。宋代。陆游。强戴罗旛怯岁增,光阴堪叹捷飞腾。檐间点滴新春雨,窗下青荧半夜灯。傍架讨寻书散乱,倚屏吟啸发鬅鬙。极知老境惟当佚,绝学端居恨未能。
郑超宗母七月七夕七旬初度。明代。王彦泓。巉巉白岳英灵囿,不钟男子钟闺秀。天上光潜婺女星,人间瑞启康成后。夫君早岁擅豪华,置驿邀宾家法奢。肯为无衣开荩箧,屡因沽酒拔金钗。森森玉树盈阶砌,机杼声中课经艺。孙绕芝兰七叶兴,儿传俎豆双珠贵。呵鸿指日去摩天,阿母高怀自洒然。谈麈故存林下气,板舆真称地行仙。高堂桐竹新凉早,瓜藕筵中陈火枣。断机余缕付穿针,凤毛麟角争呈巧。曝衣楼上古型仪,剪制俱堪士女师。孟被末由参气类,班书纵拟受文词。邹阳声价陶公久,美誉宁冈范逵有。要识薪刍锉荐心,教成竹木匡时手。岁岁花前梵呗声,无生悟后即长生。颇令千古痴儿女,一洗银河怅望情。
故邕管安抚李思永挽章三首。宋代。曹彦约。发廪宁忧岁,防边不待秋。古为汉循吏,今说李成州。劲气横关陇,神光射斗牛。竹林天下士,一第可无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