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归来幸未迟,菊丛犹剩两三枝。可怜看到平西日,不是寻常堕甑时。
陈麓宾乞罢客过之方灌菊畦语客曰顷顿间有园居之适然每傍晚浇花望平西之日觉甚异也予闻而悲之。清代。曾习经。投老归来幸未迟,菊丛犹剩两三枝。可怜看到平西日,不是寻常堕甑时。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曾习经。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宜兴西北郭先彦升公钓台遗迹。清代。任锡汾。文章江左溯萧梁,负郭长流五马芳。虾虎旧城曾保障,蛟龙潜迹此贤良。遗徽远接袁公社,余荫遥攀召伯棠。终是南洲风俗美,永留故址历沧桑。
云叶丛阴,烟丝织暝,鸣秋声噤霜钟。碧海青天何恨,吊影愁侬。
莫是不堪回首,故园月、偏倩尘封。空延伫,山深夜响,桂子零风。
凤凰台上忆吹箫 中秋夕山居无侣,月色又复黯然,酒兴诗情,消歇殆尽。和霞公韵,补成此解。清代。杨玉衔。云叶丛阴,烟丝织暝,鸣秋声噤霜钟。碧海青天何恨,吊影愁侬。莫是不堪回首,故园月、偏倩尘封。空延伫,山深夜响,桂子零风。回溯旗亭旅况,算争传水调,谁与纱笼。今才算、巢营垤蚁,衣换茅龙。遥望隔江烟火,归梦绝、倦眼惺忪。嫦娥笑,霜髭留伴凫翁。
鄱江楼晚望。宋代。洪咨夔。暮雨才收未炙灯,苍鷖掠破岸阴澄。须臾认得舡头竹,始信渔人挂起罾。
送二僧之衡阳 其一。宋代。释慧空。闽蜀同风果同风,袈裟拔出鞋袋中。相逢古寺话俄顷,怪我称锤落深井。不忧佛日居衡阳,不忧无人振颓纲。却忧秋高霜月冷,铁牛夜度飞猿岭。
与夏少府迪话别登薛老峰。宋代。王称。新秋客里喜相逢,绝顶登临兴不穷。远屿绿波孤岛外,乱山黄叶白云中。明朝霄汉应谁共,别墅琴尊此会同。去后重来相忆处,短筇吟倚候归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