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海水奔流,安平镇最要。斯地古荷兰,砖城筑何巧。
暮角声清凄,震天万叠炮。自誇不拔基,伊谁敢与较。
讵知郑氏藩,剑芒日边耀。吞并气正雄,乾坤庆再造。
割据三十年,舳舻城下绕。门户键澎湖,台彝奉伪诏。
无何振王师,海氛倏已扫。扬帆穷绝域,波臣乐前导。
皇恩何汪濊,残黎遍慰劳。酋长纳款多,诸社齐欢笑。
今我渡江来,城高恣凭眺。层层磴纡回,霭霭云笼罩。
洁井泉犹甘,地洞路仍拗。墙宇嗟倾颓,库藏怜破耗。
庭角黑沙堆,榈头残月照。忽听潮声喧,西风晚狂叫。
鲲身七点浮,戍卒严水道。羽旂巡残堞,鼓鼙无乱噪。
爱此清晏时,游情随处好。
登红毛城。清代。曾源昌。巨海水奔流,安平镇最要。斯地古荷兰,砖城筑何巧。暮角声清凄,震天万叠炮。自誇不拔基,伊谁敢与较。讵知郑氏藩,剑芒日边耀。吞并气正雄,乾坤庆再造。割据三十年,舳舻城下绕。门户键澎湖,台彝奉伪诏。无何振王师,海氛倏已扫。扬帆穷绝域,波臣乐前导。皇恩何汪濊,残黎遍慰劳。酋长纳款多,诸社齐欢笑。今我渡江来,城高恣凭眺。层层磴纡回,霭霭云笼罩。洁井泉犹甘,地洞路仍拗。墙宇嗟倾颓,库藏怜破耗。庭角黑沙堆,榈头残月照。忽听潮声喧,西风晚狂叫。鲲身七点浮,戍卒严水道。羽旂巡残堞,鼓鼙无乱噪。爱此清晏时,游情随处好。
源昌(,厦门曾厝埯人。清康熙六十年(1721)岁贡生,官训导。少作《百花诗》,释超全、林佶为之序。后游台澎,有《澎游草》一卷、《台湾杂咏》三十首。提督施世骠延主鹭津书院,课其子弟。著有《台湾杂咏》、《逢齐诗集》八卷,今不传。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
曾源昌。源昌(,厦门曾厝埯人。清康熙六十年(1721)岁贡生,官训导。少作《百花诗》,释超全、林佶为之序。后游台澎,有《澎游草》一卷、《台湾杂咏》三十首。提督施世骠延主鹭津书院,课其子弟。著有《台湾杂咏》、《逢齐诗集》八卷,今不传。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 其八。宋代。姜夔。桑间篝火却宜蚕,风土相传我未谙。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纻作春衫。
对雪思山居之时。宋代。韩淲。烟迷南屏山,冻压竹落涧。幽人纸被软,卧起日已晏。藩篱鸟雀噪,亦复断藜苋。惨淡诗未成,诗成复何患。
初夏出南郊历天坛至神乐观道院宴集得深林二字四首 其四。明代。卢龙云。历览芳原胜,谈玄道院深。野霞纷掩映,林木更萧森。姹女丹从授,贤人酒谩斟。羽觞移就月,杂坐听鸣琴。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唐代。李白。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鲁人重织作,机抒鸣帘栊。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久欲乞归未得一日蒙恩放归不胜欣喜涂中得十。宋代。吴芾。路傍遥见一山居,欢喜犹如见故庐。见似故该犹自喜,如今到后喜何如。
五泄山三学院十题·石屏。宋代。释咸润。峭石状危屏,截断诸峰青。白云触不飞,仙掌空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