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之心成巧伪,夜枕髑髅浑说寐。与他南面乐非轻,不知自己无心地。
證道歌 其一二六。宋代。释印肃。取舍之心成巧伪,夜枕髑髅浑说寐。与他南面乐非轻,不知自己无心地。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石席。宋代。释保暹。有状卷不得,间斋惜夜长。坐来消暑气,睡去入秋乡。隐隐生寒骨,沈沈发冷光。何时遂深遁,移取置山房。
鲁西至东平。唐代。高适。沙岸拍不定,石桥水横流。问津见鲁俗,怀古伤家丘。寥落千载后,空传褒圣侯。
游华盖山容成洞天。宋代。李洪。小雨廉纖早酿寒,清晨来访道家山。寂寥玉座缨香覆,点缀碧岩枫叶丹。地胜七山星有斗,人疑千岁鹤飞还。閒繙洞简寻真诀,脉望难求发似环。
谒吴传正因赠。宋代。孔武仲。宴坐足观妙,朝归还闭门。身居丞相第,室似人孤园。竞逐浮云驶,难揩古镜昏。相期荷君厚,商榷有清言。
宫中二首。唐代。罗邺。芳草长含玉辇尘,君王游幸此中频。今朝别有承恩处,鹦鹉飞来说似人。虽然自小属梨园,不识先皇玉殿门。还是当时歌舞曲,今来何处最承恩。
勉陈石二生。宋代。郑獬。精金埋深山,凿土不难得。大贝贮沧海,破浪亦能识。山趋猛虎穴,海入长蛟室。必意往取之,投躯不少惜。仁义藏遗书,尧孔圣人迹。不观不知道,触涂暗於漆。上无猛虎畏,下无长蛟逼。污辱不及身,灿灿嵬山璧。金贝岂饱腹,盗窥恐易失。累累畜满家,仅能一身佚。孰谓遗书贫,猗顿莫能易。其源固不赀,可为天下泽。二子齿甚少,蚤莫宜加力。剖剥见光铓,拄天一千尺。勿逐篱下雏,自跨凤凰翼。雄声落众耳,白日飞霹雳。偏亲况在堂,雪缕初垂白。泪眼望荣归,一书千万亿。夜灯绽寒衣,秋风吹素壁。胡为不奋飞,跳跃在泥碛。北阙挂贤科,将相尝曾历。五犗垂巨钩,往往长鲸食。学饱遂骞翔,青云无物隔。右顾玉堂人,左揖金鼎客。广庭罗鼓钟,朱门画幡戟。岁时献亲寿,腰金光照席。慈颜春云披,此乐直无敌。是为烈丈夫,后世称盛德。荣辱固在人,孰云非我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