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庵非相亦非名,达本忘情不见人。
孤月全收无意识,桂轮独耀绝纤尘。
三祗一念汤消雪,万行须臾火烁冰。
到此何劳声色问,共君本自镜圆明。
若将铜器作天真,背黑面青赚学人。
本性如空含万物,妙明寂照岂容尘。
山河石壁三春雾,空色全彰六月冰。
智自圆明非我所,不拘日月定光明。
大圆智镜。宋代。释印肃。普庵非相亦非名,达本忘情不见人。孤月全收无意识,桂轮独耀绝纤尘。三祗一念汤消雪,万行须臾火烁冰。到此何劳声色问,共君本自镜圆明。若将铜器作天真,背黑面青赚学人。本性如空含万物,妙明寂照岂容尘。山河石壁三春雾,空色全彰六月冰。智自圆明非我所,不拘日月定光明。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秀翁威略憺华戎,遗恨车书久未同。喜有象贤堪嗣事,故知鸿业自无穷。
蕃宣合奏三年最,风采俄惊一旦空。根本平生有深计,遗书不但子囊忠。
奉同都运直阁张丈哭敬夫张兄张丈有诗敢次元韵悲悼之极情见乎词伏幸采览二首 其一。宋代。朱熹。秀翁威略憺华戎,遗恨车书久未同。喜有象贤堪嗣事,故知鸿业自无穷。蕃宣合奏三年最,风采俄惊一旦空。根本平生有深计,遗书不但子囊忠。
挽蔡遵府阁学二首。宋代。刘克庄。外庸为世冠,内守与时乖。鲠论传文懿,麟编法止斋。晚方颛史笔,早不面公槐。已病犹箴谏,难忘耿耿怀。
将之海盐留别和叔 其二。宋代。李正民。国恩未报作閒人,犹愧尘踪待玉宸。松菊就荒徒引领,山川信美独伤神。杜陵衰老终辞蜀,王粲登临苦忆秦。行止非人难预料,他年重上縠溪津。
大雨中作。宋代。陆游。北风撼山势岌岌,老夫倚杖檐前立,贪看白雨掠地风,飘洒不知衣尽湿。当年入朝甫三十,十丈胡尘叩江急,属闻蜡弹遣檄书,亟坏布裳缝裤褶。即今白发不可数,破屋颓垣窘风雨。汝生汝死问者谁,人虽不问心自悲。
伍子胥渡江图。明代。张宁。壮气横空欲吞楚,半夜函关出虓虎。城中追骑若行云,泉下孤臣泪如雨。江头立马寒飕飕,江神吐泣皇天愁。捐躯甘作异乡鬼,誓死肯忘同天雠。何来老父伤羁阻,舣棹招摇夜相渡。百金宝剑辞不收,万石功名草头露。雄兵一旦下吴台,楚国山河半草莱。旧主已随烽火遁,将军犹入故宫来。秦庭泣血昭王返,白苧歌长越兵远。夫差夜饮欲烹龙,句践宵衣正尝胆。零落䲭夷百战身,姑苏麋鹿漫伤神。君看楚郢鞭尸客,应是吴门抉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