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得尘劳息,须依善知识。
若肯慈悲学,发愿施心力。
入泥并入水,莫作闲戏剧。
扬眉动目庭,法身无穷极。
於中习懒者,管取没饭吃。
趁队只□饱,披毛无了日。
不信佛乘经,逐末本却失。
咄哉大丈夫,你乘谁气力。
当本无我人,贪忙有何益。
何似歇无明,听吹无孔笛。
五音六律全,皓月悲风寂。
一声宇宙宽,个中闻的实。
和同为智身,无物堪遮窒。
奉劝草木影,闲时急收拾。
示徒。宋代。释印肃。未得尘劳息,须依善知识。若肯慈悲学,发愿施心力。入泥并入水,莫作闲戏剧。扬眉动目庭,法身无穷极。於中习懒者,管取没饭吃。趁队只□饱,披毛无了日。不信佛乘经,逐末本却失。咄哉大丈夫,你乘谁气力。当本无我人,贪忙有何益。何似歇无明,听吹无孔笛。五音六律全,皓月悲风寂。一声宇宙宽,个中闻的实。和同为智身,无物堪遮窒。奉劝草木影,闲时急收拾。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满庭芳。元代。陈栎。偻指中秋,齐头十日,后庚玉兔初弦。当年此际,天地恰生贤。自旦骎骎至望,清咏永、翻胜规圆。高挂在,碧梧山上,清绝绿生烟。怀中梧月照,天知心事,铢视貂蝉。彩衣无价宝,乐自无边。此去古稀近也,长生箓、世世相传。慈萱侧,金杯满泛,梧月吸年年。
寄君实。宋代。范纯仁。西台无吏责,道义得亲依。过宿暌谈益,中怀已恨稀。何情堪久别,无翼不能飞。愚直相知少,非公谁与归。
得用中书有礼人不答之悔作诗解之。宋代。陈渊。一时先达揔飘零,亦有阳春世莫听。漫刺从来无处着,曳裾今日欲谁经。只应旧友头空白,难使新知眼便青。射猎南山休夜出,灞陵有尉宿君亭。
澎湖杂咏二十首和陈别驾廷宪 其八。清代。周凯。番豆生来胜地瓜,油■磈磈出油车。粪田内地人争重,压载强于载海沙。
送康穆庵游浙右诸山。元代。岑安卿。西林子元子,触热又何之。一语未深契,瓣香还为谁。月庭秋影满,云阁定□迟。倘有相思句,因风幸见贻。
送杨贞复宫洗请告南还贞复闻乃弟之变。明代。余继登。十年强半卧林丘,又向君王乞昼游。六月炎蒸愁客路,一帆烟雨送行舟。鸰原梦断悲青草,鵻栩吟成叹白头。万里瞻云情自切,承明肯为故人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