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鞍风软踏香尘,又送斯人南海濒。
纠郡正资宾画重,洗冤须放笔头春。
勉期圣处功夫到,肯学世间儿女颦。
五瘴由心今一洗,笑渠辟瘴嚼人频。
用人韵达梅纠梁现。宋代。李昴英。征鞍风软踏香尘,又送斯人南海濒。纠郡正资宾画重,洗冤须放笔头春。勉期圣处功夫到,肯学世间儿女颦。五瘴由心今一洗,笑渠辟瘴嚼人频。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李昴英。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竹居为张行中赋。元代。凌云翰。我观隐者居,种竹皆绕屋。无竹俗其人,无人俗其竹。纷纷迷籓篱,往往遍林麓。岂不怀渭川,因之咏淇澳。如何一丈地,有此数竿玉。遂今篷蒿室,便拟筼筜谷。笋出亲可供,充庖胜野蔌。叶落童自青,燎釜助山木。秪因幽事关,颇觉生理足。夜眠闻秋声,晓起见寒绿。繁欲加斧斤,因或资简牍。会当留高枝,他年凤凰宿。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二。魏晋。陶渊明。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越调】天净沙 孤山雪夜淡。元代。张可久。孤山雪夜淡妆人在罗浮,黄昏月上西湖,翠袖翩翩起舞。倚阑索句,雪中树老山孤。湖上送别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绿柳匆匆去马。断桥西下,满湖烟雨愁花。重游感旧迷香小洞维舟,题红老叶沉沟,濯锦寒花对酒。六桥依旧,游人两鬓经秋。晚步吟诗人老天涯,闭门春在谁家?破帽深衣瘦马。晚来堪画,小桥风雪梅花。忆西湖灯寒夜雪孤篷,山空晓雾疏钟,花暖春风瘦筇。六桥香梦,景题留与吟翁。
送溧阳友人依茅山玉宸观主。金朝。李龏。抱琴游帝里,一帽两靴尘。忽忆归金濑,还谋老玉宸。鱼分仙涧月,虎让古山春。伏事陶弘景,终非是俗人。
春愁。清代。陈维崧。蝉鬓隔花阴,香肌压翠衾,风前一笑掷千金。记得那时明月底,刚半线,露丹襟。银钥杳沉沉,朱楼阻信音,流莺啼破绿窗深。清泪未弹红泪滴,流不了,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