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晁说之。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说诗。元代。方回。齿发侵寻落,风霜取次秋。口须湔乳臭,川合向东流。沈宋中尝悔,江湖晚更羞。此声专老杜,犹俟到夔州。
为盛生明元赠淑卿二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远山眉绰约,秋水睫潆洄。好觅张郎画,无烦魏帝催。
桢伯馆同咏秋雨得青字。明代。黎民表。萧飒含悲思,那堪倦客听。风烟驱惨淡,木叶应飘零。远树先浮白,重峦骤失青。停云无浊酒,谁为遣沈冥。
过天德用迁上人韵。元代。耶律楚材。行尽中原二百州,黄能往往不吞钩。而今再出天山道,收拾纶竿北海游。
牧童词。唐代。储光羲。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自五羊归有怀陈愈章 其二。明代。何吾驺。归来卧病掩柴扉,潦倒杯前旧事稀。风物故乡逾自惜,谁令霜露独侵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