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晁说之。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工商会长木下新三郎开催园游会,口占奉赠。清代。施景琛。此生何福入仙乡,玉盏琼浆取次尝。杨柳楼台春未老,枇杷门巷日方长。谢君棋局丁丁响,荀令衣痕叠叠香。十里东风花事好,且从潘岳问河阳。
春日閒居杂怀十首 其三。明代。王世贞。开府春来乞五湖,玺书舟楫寄深图。谁依日月裁龙衮,独向星霜握虎符。军事祇凭双鬓识,主忧还借一身扶。那堪欲下杨彪泪,矫首青云阮籍途。
魏邦式通判挽词 其二。宋代。王十朋。耆旧嗟零落,公年又不长。双旌空入梦,半刺横罹殃。子舍三珠秀,吾乡一鉴亡。平生可书事,椽笔有星郎。
山中同诸老夜话。明代。释函可。烧松共话到更深,衣薄钟残雪又侵。住得此山非近世,不须重问祖师心。
次韵王太守感春诗。明代。黄仲昭。举世逢春不解悲,春风应合笑人痴。赏春只说春光好,白发侵头却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