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舍淩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本事诗十首 其九。清代。苏曼殊。乌舍淩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苏曼殊。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题张先生良常草堂五言一首。唐代。潘纯。每爱草堂幽,来为竟日留。独当山一面,更近水西头。绕舍栽青竹,开窗看白鸥。拾遗茅屋好,不得近鄜州。
题翁卷山居二首。宋代。徐照。十年前有约,今却在城居。羡尔能携子,深山自结庐。引泉移岸石,栽药就园蔬。见说高林外,樵人听诵书。
石洲歌。明代。符锡。圣明济济誇多士,大藩官寮亦仪度。唴君况是英妙人,风尘摆脱沧洲趣。渝水西来匝凤池,屏障前开孤璧奇。得地城南还世居,石洲小筑偏相宜。茅堂掩映隔江水,虎瞰潆洄才数里。凉月纷纷下碧溪,薰风细细牵芳藟。擘开烟雾棹舟入,坐爱石潭鱼可数。稚子忘耕南垄云,老翁冥钓西岩雨。石洲信美胡弗居,眷顾不足意有馀。我醉试为歌石洲,疏夫却恐画不如。莫笑疏夫画不如,自报国恩将柰渠。明月清风恣往来,青山白云随卷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