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高坟吊客稀,乌台此日已全非。光华尚说行骢马,灵爽犹闻识绣衣。
馆中有古墓缪姓官御史吊之以诗二首 其一。清代。周馨桂。三尺高坟吊客稀,乌台此日已全非。光华尚说行骢马,灵爽犹闻识绣衣。
字小山,诸生。顾山人。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周馨桂。字小山,诸生。顾山人。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离北山寄平甫。宋代。王安石。日月沄沄与水争,披襟照见发华惊。少年忧患伤豪气,老去经纶误半生。休向朝廷论一鹗,只知田里守三荆。清溪几曲春风好,已约归时载酒行。
落叶。宋代。章甫。青青池边树,岁久独婆娑。鸣蜩炎暑时,爱此清阴多。西风一披拂,颜色已非故。朝看一叶飞,暮落浑无数。叶落毕归根,明年发阳春。人生岂长好,日月如飞轮。
送虞丞相孙运干诗三首 其一。唐代。王质。祖予尚闭户,景文当入山。未能黄绮外,姑在尚彭间。眼到风尘暗,头依树石斑。曹溪有正路,飞倦要知还。
怀归 其十。明代。申佳允。锄茅结草屋,逶逦滏阳隈。树树岚光合,村村寒日开。雨声凌野塔,月气射丛台。非市非山际,横襟一举杯。
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一作李端诗)。唐代。李益。东望扶桑日,何年是到时。片帆通雨露,积水隔华夷。浩渺风来远,虚明鸟去迟。长波静云月,孤岛宿旌旗。别叶传秋意,回潮动客思。沧溟无旧路,何处问前期。
小镇西 臬署夜坐,听前庭演剧,似是邯郸巡河一出。追忆东皋旧事,感赋此词。清代。陈维崧。小飏夜笛风,碎珠十斛。歌丝袅、槛花轻簌。此何曲。翠阴阴、寻去如尘,想处疑烟,一庭幽瀑,满场哀玉。逗纱曲。渐循声细认,是邯郸曲。年时景、暗中潜触。瘦蛾蹙。怅零箫剩管,耳边又续。算来人世,偏有黄粱难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