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外山斜,倚瘦藤来访,杜曲人家。冷径苔荒,古祠云暗,疏树乱点寒鸦。
若比瀼西精舍,浑不似、门掩溪花。网虫遮,看诗墙一角,细绾秋蛇。
霜笳又催冷蕊,早绽了檀心,掩映纹纱。数点蜂黄,一双翠羽,依然春在天涯。
折得一枝归去,刚宜称、素手煎茶。斗风华、怕临风倚竹,翠袖寒些。
春从天上来 十月既望,游杜子祠,折黄梅花一枝,归遗细君。。清代。樊增祥。郭外山斜,倚瘦藤来访,杜曲人家。冷径苔荒,古祠云暗,疏树乱点寒鸦。若比瀼西精舍,浑不似、门掩溪花。网虫遮,看诗墙一角,细绾秋蛇。霜笳又催冷蕊,早绽了檀心,掩映纹纱。数点蜂黄,一双翠羽,依然春在天涯。折得一枝归去,刚宜称、素手煎茶。斗风华、怕临风倚竹,翠袖寒些。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樊增祥。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山居诗 其二十一。宋代。释延寿。忙处须閒淡处浓,世情疏后道情通。了然得旨青冥外,兀尔虚心罔象中。泉细石根飞不尽,云濛山脚出无穷。樵夫钓客虽閒散,未必真栖与我同。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宋代。王之道。迂愚长与懒相兼,岁晚空余白发添。坐送夕阳还黯黯,倚看新月露纤纤。
归昭应留别城中。唐代。王建。喜得近京城,官卑意亦荣。并床欢未定,离室思还生。计拙偷闲住,经过买日行。如无自来分,一驿是遥程。
西江月·不识平源太守。宋代。张孝祥。不识平源太守,向来水北山人。世间功业谩亏成。华发萧萧满镜。幸有田园故里,聊分风月江城。西湖西畔晚波平。袖手时来照影。
君子行。明代。黄衷。造化爱修名,君子况金玉。静默貌若愚,粹美良可掬。谊交古水寒,数面芝兰馥。持吉恒谦谦,遗荣匪碌碌。动息悬气机,休戚关国俗。景星岂常辉,神虬不可畜。伟哉蘧大夫,千载嘉耻独。
默侄之官襄阳两诗以送之 其一。宋代。张栻。默也相从久,吾心念汝多。又为江汉别,空觉岁年过。气习须消靡,工夫在讲磨。惟应介如石,人事易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