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酌凤酒,金幡转、又东风。温温煮枣房栊。看软糕切玉,更芳茗舒茸。
昭阳太极辇路,柳条依约翠烟中。
三九玉梅寒信过,貂裘紫领和融。第一番花讯,有木笔新红。
花前捉尘会客,角巾潇洒林宗。
临江仙引。清代。樊增祥。试酌凤酒,金幡转、又东风。温温煮枣房栊。看软糕切玉,更芳茗舒茸。昭阳太极辇路,柳条依约翠烟中。三九玉梅寒信过,貂裘紫领和融。第一番花讯,有木笔新红。花前捉尘会客,角巾潇洒林宗。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樊增祥。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题浯溪二首。宋代。黄社庵。蜀道于今似弈棋,要令一着□安危。朝廷独选李曾伯,动业当如郭了仪。
新岁雪霁到西湖作三首 其三。宋代。宋庠。閒拂苔矶弄钓轮,幽怀先赏潩滩春。沙鸥似未知余意,惊舞时时错避人。
送空维那。宋代。释行巩。十载中原一棹还,碧琉璃外更无山。扣舷三下知谁会,自作吴音唱月弯。
踏莎行 香颊啼痕。元代。沈禧。朔雪砭肌,东风浃髓。不由中酒人憔悴。丁香暗结雨中愁,相思滴尽枝头泪。恨积巫山,情随湘水。斑斑点得残妆碎。待将濡墨染霜毫,缄情
与诸友东郭草亭看牡丹二首 其二。明代。吴宽。背郭林亭风物幽,绿阴时节更须游。独怜芳草容人卧,多谢名花为客留。锦水筑堂从杜老,漆园成器想樊侯。暮春未许山阴占,今日燕南禊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