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寄青笺奈远何。楚衣越茗托微波。些些香物未宜多。
蜡面手缄三道印,衣中心字两重罗。拆书应是敛愁蛾。
浣溪纱 其一 效花间集。清代。樊增祥。欲寄青笺奈远何。楚衣越茗托微波。些些香物未宜多。蜡面手缄三道印,衣中心字两重罗。拆书应是敛愁蛾。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樊增祥。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入罐石口四首 其三。明代。边贡。西登罐石口,鸟道不盈尺。连山树如绣,云中日将夕。不闻樵采音,但见虎行迹。
东坝。宋代。崔敦礼。前夜湖山月,今朝濑水船。飘零良自苦,浩荡有谁怜。云合前村雨,风收别浦烟。乘凉趣归棹,咫尺是金渊。
病后晨兴食粥戏书。宋代。陆游。蝴蝶庄周安在哉,达人聊借作嘲诙。不知自此随缘住,更把晨窗粥几杯。
栏杆万里心 其一。近现代。胡怀琛。萧萧衰柳点残秋。淡淡斜阳上画楼。有客凭栏忆远游。上眉头。半是新愁半旧愁。
送泰甫贡先生还朝便先往浙东访妻子 其一。元代。李士瞻。圣主中兴忆旧臣,白头自分老无闻。伤心转在朝天日,经乱维存报主身。去国十年浑似梦,到家一饭忍忘君。太平政尔烦经济,宣室非干问鬼神。
离合 其三 承乏淄青将发有怀故人寓郡望姓字。明代。王世贞。金绯虽被躬,余怀日飘瞥。诗韵成孤赏,讨论谁为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