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张季子,忠孝本诗书。每铢常忧国,无言亦起予。
雄才能敛抑,至计岂迂疏。一水分南北,怜君独荷锄。
简张季直。清代。翁同和。平生张季子,忠孝本诗书。每铢常忧国,无言亦起予。雄才能敛抑,至计岂迂疏。一水分南北,怜君独荷锄。
(1830—1904)清江苏常熟人,字叔平,晚号瓶庵居士,又号松禅。翁心存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同光两朝皆为帝师。历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刑、工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中日战争时,与李鸿藻主战。和议起,力争改约稿。戊戌间以赞助新政罢官革职,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卒于家。宣统元年复原官。工书法,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
翁同和。(1830—1904)清江苏常熟人,字叔平,晚号瓶庵居士,又号松禅。翁心存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同光两朝皆为帝师。历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刑、工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中日战争时,与李鸿藻主战。和议起,力争改约稿。戊戌间以赞助新政罢官革职,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卒于家。宣统元年复原官。工书法,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
送范百禄子功学士知谏院二首 其二。宋代。冯山。圣贤中道意何如,历历樊川论谏书。要在致君成德业,不当沽直徇名誉。平生忠义倾心际,后日经纶试手初。得意古人多气义,弹冠应有旧簪裾。
八声甘州 中秋苦雨,寄砺轩吴门。清代。赵我佩。捲轻纱翠袖暖凉生,香销玉炉烟。尽灯挑红豆,秋心如醉,酒中愁边。听遍黄昏风雨,拥髻不成眠。辜负团圆节,冷落芳筵。万古有情明月,恁今宵盼断,碧海青天。怅广寒宫阙,云掩路三千。料姮娥、替人垂泪,怕晚妆、金镜向人圆。应知我、新来离别,影只堪怜。
寄子与使君 其二。明代。李攀龙。我辈还堪见,人间已厌闻。大都常谢客,不次各离群。病酒仍耽句,青山自白云。春来论数子,飘泊有如君。
题南寺。唐代。徐夤。久别猿啼寺,流年劫逝波。旧僧归塔尽,古瓦长松多。壁藓昏题记,窗萤散薜萝。平生英壮节,何故旋消磨。
九日集饮边乐亭工所二首 其一。明代。赵完璧。不见黄花两度秋,西风此日共优游。青山入望飞难近,俗事侵人却未休。佳节祗今怜白发,赏心思昔对金瓯。征鸿落叶无吟兴,暂把茱萸一破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