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丹炉不计年,冷云枯木尚依然。一双青乌前生福,窃得残脂竟上天。
小游仙 其五。清代。翁同和。石室丹炉不计年,冷云枯木尚依然。一双青乌前生福,窃得残脂竟上天。
(1830—1904)清江苏常熟人,字叔平,晚号瓶庵居士,又号松禅。翁心存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同光两朝皆为帝师。历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刑、工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中日战争时,与李鸿藻主战。和议起,力争改约稿。戊戌间以赞助新政罢官革职,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卒于家。宣统元年复原官。工书法,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
翁同和。(1830—1904)清江苏常熟人,字叔平,晚号瓶庵居士,又号松禅。翁心存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同光两朝皆为帝师。历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刑、工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中日战争时,与李鸿藻主战。和议起,力争改约稿。戊戌间以赞助新政罢官革职,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卒于家。宣统元年复原官。工书法,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
一落索 其二。宋代。杨泽民。识尽人间甘苦。不如归去。先来孤馆客愁多,更倾下、连宵雨。尽日登山绕树。禄非尺素。竹鸡啼了杜鹃啼,甚都在、人愁处。
同继祖民瞻游赋诗亭二首。宋代。陈与义。邂逅今朝一段奇,从来华屋不关诗。诸君且作留连意,正是微风到竹时。
浣溪纱 其一 无家。近现代。黄绮。两岸枫林滴露华。晚风初起片帆斜。船窗灯火掩轻纱。万顷银波生皓月,一声玉笛入梅花。棹歌清远欲无家。
有感 其一。清代。郑珍。一榻来青阁,三霜古白田。丹铅销削布,文献付山川。服渐为人指,刀应善自全。长怀豆卢杖,搔首意茫然。
寄张广平助甫六首 其二。明代。王世贞。当年宣室受釐开,绛灌如闻也爱才。三辅去天今尺五,何人解放贾生回。
昨日晴天花满树,今日风前已飞絮。闲花可是天与红,着意东风吹不去。
偶然乘此花树空,遂揽春晖学飞翥。人间此鸟久不出,拟欲高翔入鹓鹭。
西斋金凤花开百馀日相继不绝难其能久而惜群芳之不留也。宋代。周紫芝。昨日晴天花满树,今日风前已飞絮。闲花可是天与红,着意东风吹不去。偶然乘此花树空,遂揽春晖学飞翥。人间此鸟久不出,拟欲高翔入鹓鹭。凌傲风光不自羞,狼藉空庭复谁觑。自应敛衽避芳尘,一笑非关迫迟暮。可怜开谢百日中,浪遣花神费调护。岭梅何事挽不留,零落风枝怨寒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