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逢村叟询馀家事凄然有作 其二

道逢村叟询馀家事凄然有作 其二朗读

雀罗原见惯,葛帔亦人情。白发何村叟,能呼小子名。

翁同和

(1830—1904)清江苏常熟人,字叔平,晚号瓶庵居士,又号松禅。翁心存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同光两朝皆为帝师。历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刑、工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中日战争时,与李鸿藻主战。和议起,力争改约稿。戊戌间以赞助新政罢官革职,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卒于家。宣统元年复原官。工书法,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

翁同和朗读
()

猜你喜欢

吴山蜕骨仙,游神何处边。更越十馀载,刚为一百年。

深衣扶老杖,瘦石紫芝田。诏许增新谥,先生旧姓钱。

()

点点红妆缀绿枝,睡犹未足已相宜。

欠呼杜老供吟笔,仅约杨妃倒酒卮。

()

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

万里西园月,还应照故乡。残乌啼落木,新鬼吊空堂。

荆树知犹在,松亭宜就荒。家书前日到,亲友几人亡。

()

丰岁观农穫,先畴路不遐。子多宜晚谷,生柪就新麻。

荞麦方成龊,蔓菁未入桠。乡民愚自诧,太守是吾家。

()

浮云西北郁苍苍,残角秋城泪万行。朋党祸仍流丑相,太平功竟录申王。

眼中木槿花荣落,身后梧桐树短长。自把千秋付杯酒,湖山无恙脍莼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