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浮生界。问谁如青山无恙,白云无碍。十载歌离兼吊梦,宽尽沈家衣带。
把秋字心头遍画。我比斜阳行更远,奈寒鸦尚隔斜阳外。
还不了,蹇驴债。
天涯总是愁先在。感明朝坠鞭京洛,挂帆江海。沽酒离亭寻冷伴,惟有枫人红醉。
曾见否词仙墨洒。诗叶亲题何处寄,趁凉波早共湘川会。
教说与,定憔悴。
金缕曲 靖州道中,是张紫帆填此词见寄处,再次其韵。清代。易顺鼎。一入浮生界。问谁如青山无恙,白云无碍。十载歌离兼吊梦,宽尽沈家衣带。把秋字心头遍画。我比斜阳行更远,奈寒鸦尚隔斜阳外。还不了,蹇驴债。天涯总是愁先在。感明朝坠鞭京洛,挂帆江海。沽酒离亭寻冷伴,惟有枫人红醉。曾见否词仙墨洒。诗叶亲题何处寄,趁凉波早共湘川会。教说与,定憔悴。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易顺鼎。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水深围。元代。朱德润。水深围,田畴荡荡如湖陂。围低水深岸不立,虽有木石将何施。里正申官官不允,徵粮每岁归仓廪。稻粮无种长菰蒲,民产陪偿官始准。今春水涝忽无津,四分灾作五分申。问渠何故作此弊,府州伏熟成三分。吏胥入乡日旁午,二分徵作陪官赋。傥逢人诉熟为荒,破尽家赀犹不补。因此年年怕官恼,水渰水深俱不报。东南民力日渐穷,不愿为农愿为盗。人生盗贼岂愿为,天生衣食官迫之。水渰偿米或时稔,陪粮无奈水深围。
摊破浣溪纱。近现代。章衣萍。心事淞江夕照边。几回相见总相怜。素手偷亲亲不得,在人前。客岁重阳才识面,重阳已是又经年。叶瘦花残浑不管,奈何天。
輶轩聊述。明代。文翔凤。近听脑中童子语,旧看心叶玉皇经。木公考课巡三岛,白帝传觞宴百灵。有骨凌云周外界,无才佞世冒天刑。吾将力挽长杨断,讲座时开笑口馨。
人日逢春。明代。王世贞。胜花缯帜巧相宜,柏酒条风拂座迟。已遣王春新物色,重教人日起吾诗。狂看天地谁容汝,暖问冰霜更几时。朋旧祇今零落尽,匣中流水但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