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声趋左蠡,岭势接南安。匡庐真福地,境幽闲。三天子障,虎踞与龙盘。
五老峰千丈,结个茅庐,任人谤是神仙。
记曾听万壑哀蝉。乐似奏钧天。琪花飘满地,鸟衔残。
桃源洞里,秦火到应难。我与昌黎异,世间屈曲,不如从汝神山。
促拍满路花 其四。清代。易顺鼎。涛声趋左蠡,岭势接南安。匡庐真福地,境幽闲。三天子障,虎踞与龙盘。五老峰千丈,结个茅庐,任人谤是神仙。记曾听万壑哀蝉。乐似奏钧天。琪花飘满地,鸟衔残。桃源洞里,秦火到应难。我与昌黎异,世间屈曲,不如从汝神山。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易顺鼎。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史彦升送春花。宋代。黄庭坚。千林摇落照秋空,忽散穠花在眼中。蝶绕蜂随俱入座,君家女手化春风。
游上黄华寺。清代。毛际可。半日寻钟至,微茫路可求。岩危如欲坠,水缓不成流。草静栖寒鹿,林空集暮鸠。白云飞欲尽,月上碧山头。
和楼大防韵。宋代。吴芾。嗟余本何人,累然居海峤。家世业为农,有田在岩窔。春到耦妻耕,寒来从母漂。屋角日诛茅,杖头时荷蓧。迨冠知读书,聊为起家兆。有琴既无弦,有剑亦无鞘。侥倖厕末科,安敢缀天彯。但期窃斗升,活此老与少。岂谓暮年中,亦误蒙收召。曾未著微劳,遽使登华要。自度老无能,共知愚不肖。纵未遭人非,难逃天日照。傥不速休官,宁免渊明笑。矫矫渊明贤,千载谁能绍。瓶粟虽无储,风标松比峭。诗篇虽不多,笔力天与妙。顾余岂能诗,微吟蚯蚓窍。可笑不自量,辄欲赓高调。贰车真豪英,逸如千里骠。又如礼乐器,肃然在宗庙。有美颀而长,视容清且瞭。自应辅明时,与国增光耀。胡为佐一州,从容陪坐啸。乘兴来湖山,欲看余把钓。濯足玩水云,纵目观野烧。喜余和陶作,举杯为余釂。草具虽萧疏,亦复为余嚼。余已学渊明,公方跂周召。出处既不侔,无由远相叫。愿公保令名,求贤行有诏。
仆射陂醉归即事。金朝。元好问。多生曾得江湖乐,每见陂塘觉眼明。诗酒共寻前日约,风阴新自夜来晴。春波澹澹沙鸟没,野色荒荒烟树平。醉踏扁舟浩歌起,不须红袖出重城。
题立雪斋。明代。吴与弼。总总谁无无极真,可胜师道日沦湮。民生三事元如一,何讶当年立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