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水波。湘水波。月明唱起竹枝歌。万艳万愁呼欲出,湘花颜色似湘娥。
潇湘神。清代。易顺鼎。潇水波。湘水波。月明唱起竹枝歌。万艳万愁呼欲出,湘花颜色似湘娥。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易顺鼎。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净圣庵。宋代。王宾。乐道岩前沙路平,淡烟和月照人行。林端仙馆千山合,石罅灵泉一派清。蕴藻竞严朝斗意,琳琅惟听步虚声。青书奏罢黄冠睡,独有滩雷彻夜鸣。
题谢伯诚青梧轩录上玉山徵君求教。元代。陆仁。青梧轩前梧十寻,水屋雪洞相萧森。高枝楼楼不受暑,叶大拳拳故多阴。丹丘鸣凤几时至,金井啼乌秋思深。谢家园池信清绝,拟来与子一横琴。
柳初新 寿张带三先生内君。清代。董俞。桂香蟾影雕栏折。喜已近、中秋节。凤箫轻按,鹿车双挽,偕隐风流高绝。绿野林泉迥别。羡樊刘、并传仙诀。掌内珠光如月。遍庭阶、芝芬兰茁。花间孟案,帘前莱綵,盛事一时誇说。遥望玉楼琼阙。待携将、玄霜绛雪。
望湘人 秋兰。清代。屈蕙纕。恰娟娟绿叶,袅袅紫茎,碧栏罗幌深护。瘦倚金风,凉含玉露,写出婵娟眉妩。楚畹烟迷,沅湘云远,芳怀谁诉。听隔帘、曲奏清琴,极目愁生江浦。比似秋人迟暮。抱幽香自爱,淡然无语。恁吟遍离骚,添得几多情绪。采馨纫佩,依稀记取。曾否素心相许。厮觑著、竟体芬芳,梦影欲寻何处。
送周端常之建讲学。宋代。赵师秀。高名闻已久,方策有文雕。接得诗人信,知从谏议招。住遥劳枉刺,去速恨移桡。何处逢黄菊,秋风故六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