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仙楼上望朝霞,隔断瑶池阿母家。蛛网有丝萦屋角,鹊巢无喜报檐牙。
难将芳讯通行李,未必归期准及瓜。曾是往时携手处,绿窗开煞碧桃花。
怀个人归宁 其二。清代。孙原湘。望仙楼上望朝霞,隔断瑶池阿母家。蛛网有丝萦屋角,鹊巢无喜报檐牙。难将芳讯通行李,未必归期准及瓜。曾是往时携手处,绿窗开煞碧桃花。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孙原湘。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题王叔明仿董北苑风雨萧寺图。元代。沈良。墨云拥高山,顷刻风雨至。划然海潮声,草木争偃地。旷野少人行,山僧独归寺。衲衣尽沾湿,敲户何急事。仓皇前村民,乘屋一何亟。一婢已抱瓮,一妇更持器。重茅惜被卷,破屋家所寄。戴笠者渔郎,理网屈双臂。老翁若望家,担物终不弃。陆走尚甚危,水行可无畏?前溪风雨恶,篙折水流驶。行者当早归,居者不豫备。北苑为此图,黄鹤师其意。想见晚来晴,云净山横翠。始信霎时间,真宰特相戏。
熏炉。清代。孙原湘。新寒跨火辟邪炉,藕覆双凫色色殊。兰篆静看烟似水,梅花亲点笔为图。比肩可许充佳婿,拥背何妨借小姑。推就暖香熏一过,留仙裙底按纤趺。
谒金门。清代。谈印梅。秋已半。闷掩小门深院。望断碧云书不见。岭南无过雁。闲却绣床针线。袅尽玉炉香篆。归去枕屏山六扇。梦中家近远。
不睡四首。宋代。杨万里。望後更深月未明,暗蛩冻得总无声。闲心幸自清如水,万感还从不睡生。
寿萱堂为城东顾彦真知事题。明代。柯潜。庭前不肯种凡草,种得萱花长自好。欲教慈母百忧忘,期与萱花同不老。画堂沈沈春昼长,母有欢颜花有香。山中风味亦不恶,频羞鱼笋侑霞觞。今年暂与萱花别,起应天书向金阙。得官便尔买舟归,为念倚门鬓如雪。鬓虽如雪未足惊,喜见儿归衣锦荣。从今百岁永相保,日日花前笑语声。呜呼人生老大儿可托,不种萱花心亦乐。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十四 凝秀轩。明代。胡应麟。轩窗洞然开,正对西山碧。十日忘朝餐,饱此莲花色。